在我出生幾個月前,爸爸結識了一位剛到我們這個田納西小鎮來的陌生人。從一開始,爸爸就被這位充滿魅力的陌生人所吸引,不久就請他與我們一起同住。那位陌生人馬上就受到我們全家歡迎,而且在幾個月後我出生時,迎接我到世上來。
當我長大時,我對他在我家中的地位毫不質疑。在我年幼的心中,家中的每一員都有其特別的地位。比我大五歲的哥哥比爾,是我的榜樣。我的妹妹芙蘭,給予我扮演「哥哥」的機會,並且學會戲弄人的技巧。我的雙親聯手合作,成為我的導師--媽媽教我去愛上帝的聖言,而爸爸則教導我去服從它。 但是那位陌生人是我們家中講故事的人,他能編出最令人出神入勝的故事。奇遇歷險、懸疑故事和喜劇是他每天談話的主題。每天晚上他會使得我們全家因為專心聽他講故事而猶如被他迷住許多小時。 如果我想要知道有關政治、歷史或科學的話,他也無一不曉。他知道有關過去、也了解現在,而且似乎能預說未來。他所描繪的圖畫是那麼逼真生動,以致當我觀看時,經常會使我不禁笑或哭出來。 他就像我們家庭的好友一樣,他曾帶爸爸、比爾和我去看我們生平第一次看的全國棒球聯賽。他總是鼓勵我們去看電影,並且甚至安排介紹我們認識好幾位明星,哥哥和我特別喜歡約翰韋恩。 那位陌生人最愛講話,常常講個不停。爸爸似乎並不介意他這樣做;但有時候當我們其他人都在全神貫注地聆聽他說有關遠地的一個故事時,媽媽會靜靜地站起來,溜到她房裡去閱讀聖經和禱告。現在我想:她是否曾祈求上帝使這位陌生人離開呢? 我爸爸以某些堅定的道德信念來管理我們這個家;但是這位陌生人卻從來未曾覺得他必須依從。比方說,我們一家、我們的朋友、大人們,都不允許說冒瀆神聖不敬的言語;然而我們這位久住的客人有時卻口吐三字經,那不但使我覺得耳朵發痛,並使爸爸感到侷促不安。但是就我所知,從來沒有人曾正面糾正過這位陌生人。 我爸爸是個絕對禁酒者,他不許我們喝酒,甚至連烹飪時用一點酒也不行;但是這位陌生人卻覺得我們需要開明一點,應該知道及接觸其他種的生活方式,因此他經常請我們喝啤酒和其他酒類。 他使吸煙看來非常有味道,抽雪茄看來很男性化,及吸煙斗使人看來非同凡嚮。他無拘無束的(大概太放任了)談論性事,他對這方面的評語有時是相當露骨的,有時是充滿挑逗性的,一般來說令人覺得很難為情。現在我才知道,我早期對男女之間關係的概念,深受這位陌生人的影響。 當我回顧這一切時,我相信那全拜上帝恩典的庇佑,才使得這位陌生人不致影響我更多。他一次又一次的反對我父母的價值觀念;然而卻沒有人責罵他、或請他離開。 這位陌生人搬進我們住在摩寧路的家,已超過三十年了。他對爸爸來說已沒有像以前那麼具吸引力。但是如果你今天走進我父母的書房的話,你仍可以看到他坐在一角,等待有人來聽他講話、和看他畫圖。 你問他貴姓大名?噢,我們通常只是叫他「電視」。--吉斯克利寫
0 Comments
齊格勒著
從管教中獲得安全感:這種過度嬌寵的行為帶來的可悲現象之一就是,當父母任由孩子為所欲為地「撒野」,在孩子心中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其他每個人也都應該同樣地放任他。這是既不合理又不實際的。 管教與秩序是宇宙自然定律的一部份,孩子若沒有在他們的小天地(家庭)裡受到愛的管教,將來就會受到外面大世界冷酷無情的管教。 何謂管教?:事實上,不管你有沒有管教你的孩子,你都會教給他一套特別的價值觀。實際上,如果你沒有對孩子施以愛心和公平的管教,你可以確定這個社會遲早會管教你的孩子,但是不總會具有愛心和公平。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一九八O年蓋洛普意見調查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都希望父母和老師能愛他們足夠、而對他們有更多的要求與管教。或許這些年輕孩子直覺地感到,他們所要進入的實際世界(在那裡薪水就是成績單),很需要一些在學校裡所學不到的知識、信心和管教。他們知道,勝利者不是在溫室裡培育出來。 孩子想要、需要和要求被管教:我喜歡這個說法:「沒有人能為所欲為而會成就大事的。」小人會為所欲為,君子則順服能使人成器的法則。 給父母的一些實際建議:蔣老師走進小比利的房間,看到他在大拇指上纏上繃帶。 「怎麼啦?」蔣老師問小比利。 「我給槌子槌到了。」 「可是我沒聽到你哭呀!」 「我以為你不在嘛!」 這個小笑話在生活中是千真萬確的。要培養積極樂觀的孩子,父母和祖父母有時候必須故意不理會孩子。我很確定地說,幾乎每個父母都可以觀察到,如果孩子一摔倒,爸爸媽媽就一個劍步衝上前抱起他,施予無限同情,不停安撫,那麼就建立起一套模式了:以後每次不管發生什麼事,這孩子都一定會放聲大哭,爸爸媽媽便只好過來抱起這個淚人兒。這樣就培養出一個太過分長久依賴父母的人了。 請別誤會,如果你的孩子摔倒或真的受傷,當然他需要得到你的注意。 及早開始教導:要及早開始教導孩子各樣事務,當然除了有危險的東西之外,比如怎麼用刀、推剪草機及各種危險的工具。至於掃地、倒垃圾、整理床舖等,都很合適讓孩子學。 坦白說,如果你自己做這些事情的話會更容易,你可以省下許多勸說、教導的時間和努力,而能做得又快又好。問題是四歲的孩子還不瞭解他的能力範圍,在那個階段,他會以為他什麼事都做得來,都想試試,如果你把他推到一邊說:「別弄了,爸爸媽媽來做。」那麼,你便傳給了他一項訊息。 這項訊息是:「你做得不好,爸爸媽媽才做得好。」這樣持續幾年後,他將認為你樣樣都做得比他好。結果,孩子不但「讓」你去做每一件事,而且還會頑固地拒絕幫你做任何家事,要不然就是拖拖拉拉地做,使你不得不下結論說,畢竟是你自己去做要方便些。當然,你也就是把一個毫無準備、也不願處理任何困難或不悅之事的孩子,送進這個現實的世界去。 培養積極樂觀的孩子,要及早要求他們、教導他們做簡單的家事,他們會逐漸地一步步接受更多的責任,自然地進步,直到有一天他們真的許多事都做得比父母好,那就是你管教得到代價的快樂日子了。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