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伊絲·蘇婷
阿寶是我們的拉布拉多黃金獵犬寵物狗,牠很愛在我們的泳池裡面游泳。運動對牠來說非常重要,而泳池就是牠的領域。有一天,我的兒子在學習新的泳姿,嘗試像死人般的漂浮。阿寶以為小主人快要溺死了,於是便跳進泳池去救他。 牠本能地用爪把我兒子的頭抬高,並用爪抓緊他,努力要拯救他的性命。我可憐的兒子試著把阿寶推開,結果被水嗆到,氣急敗壞的想要說話。到最後水進入他的肺部,胸口到處是刮痕。 當阿寶搖擺全身、把水濺得我全身都是、想要獲得我在這件事上的看法時,我稱讚牠的熱忱。雖然我知道牠所做的其實弊大於利,但是我能夠理解,因為在我與他人互動時,也經常發生類似的情況。 我那天在與某人談話,談及他們與他們青少年孩子之間的關係,我提供了意見。在我當過40多年的父母、祖父母,並有教導青少年的經驗,我提供的智慧忠言其實很簡單:「不要以為別人在針對著你。」 當你感覺被斷然拒絕時,你很難不會有惱怒、生氣或敏感的反應。當別人對你說不友善的話或是做出不友善的行為時,不以為他們是在針對自己,是很難的;更不用提,當你想要做其他事情時,你反而要停下來傾聽,並關注你孩子的需要。 只是站在泳池旁邊觀看和禱告是很難的,知道你已經把該說的都說過,該做的也都做過了。現在是往後退一步,讓他們嘗試的時候。讓他們去做笨拙的跳水動作,讓他們去試試新的泳姿,讓他們模仿他們的朋友。但不要像阿寶一樣跳進泳池,貿然過早地想要救他們。只是在旁觀看和等待,萬一他們會呼求幫助,與此同時禱告。因為到最後,禱告和無條件的愛,才會真正給予他們正面的影響。 如果他們終於向你求救,不要責備他們為什麼到現在才請求幫忙。如果他們敲你的門,不要告訴他們你太忙了。當那支穩固的錨,當他們可依靠的岩石。在不穩定的世界裡,成為他們穩定的避風港,並讓他們知道事情會好轉、不成問題的。珍惜那個時刻,再次擁抱他們,給他們信心再次跳進泳池裡。
0 Comments
安娜·普林尼
我的兒子強納森,出生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莊裡,當時我和我的先生在當地從事志工服務。就像許多印度小孩一樣,他成長時吃的食物是米飯、豆子、印度麵餅,還有大街小巷都能輕易買到、五顏六色、不同種類的熱帶水果。雖然我們在他五歲之前搬回歐洲,但他仍花了相當長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特別是新的食物。初時,他非常疑惑的看著、並解剖他盤中的義大利麵食。他一向花較多時間吃飯,但學習接受義大利餐飲可讓他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到最後,他終於對印度和印度食物的記憶漸漸淡去。在那時,食品方面的國際貿易還沒有那麼普遍,所以當時義大利的超市所販賣的,只有義大利當地季節出產的食品。 然而,有一天我經過一家新開張的美食店時,竟看到了一個芒果!價格蠻貴的,但我還是選擇買了它,因為強納森11歲的生日就快到了,我想送他他小時候最愛吃的一種水果,那一定會讓他非常開心。於是我買下芒果,並把它包裝好。然後邀請我那位11歲的兒子一起散個步。走了一會兒之後,我們坐在一張長凳上,我鄭重的拿出我的禮物,告訴他這會讓他想起有關過去的回憶。強納森慢慢的打開包裝,把那顏色鮮豔的芒果拿在手上,過了許久,卻沒有任何反應。 「媽,我真的不記得了,抱歉!」 我感到有點失望,但鼓勵他:「你還是應該試試看,我向你保證,你小的時候超愛芒果的。」他臉上露出當年第一次要嘗試義大利菜餚的同樣疑惑表情,咬下一小口。然後接著又吃另一口,繼續吃更多,但還是沒有任何反應。當最後吃到芒果籽時,強納森的眼神閃亮起來。 「媽,我現在記得了!我記起來了!我記得當初吃芒果籽時有多麼好玩!」從這個記憶,他開始想起孩童時期許多其他的記憶。我們聊了又聊,一起回想過去發生的其他事件和活動。 從這個經驗,我想起當事情似乎不順利或進行得沒有頭緒時,繼續再堅持下去久一點是多麼重要。身為一位母親,這對我來說是另一個確認,凡是我們在他們年幼時所播下的種子,是永不會被遺忘的。也許有時看來他們似乎忘記了……但等到他們吃到籽的時候,就會記起來了!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by permission. Photo by Free Images via Freepik.com
潔思·辛克莉兒 我坐在電腦前,盯著我放在螢幕旁邊的小書簽,那是我最可愛的小書簽之一。書簽上是一個媽媽抱著小寶寶的圖片,底部還有一句狄更斯的引言:「這個剛從上帝那裏來的活潑生命,竟這樣愛我們,我們絕不能把他當成小事看待。」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深受感動,於是決定要用它放在我下一本要閱讀的書籍裡。不幸的是,我忘了把這張可愛的小書簽收好,任它躺在我的桌子上,未能完成它的神聖使命。結果桌子的高度剛好可以讓一個可愛的小傢伙(我三歲的女兒)發現,並把它撿起來。 這張書簽的頂部非常特別,它可以套掛在書頁上,並固定好位置。當我留意到金佰莉發現它時,她已經不小心把它的頂部弄壞了。 我知道這當然是無心之舉。她不是故意要弄壞它的,她只是在試圖知道如何使用它而已。但因為我特別喜歡那張我對之已經有感情的書簽,所以那讓我有點心疼,並從她手中把破碎的書簽搶下來,放到一邊。 後來,在金佰莉上床睡覺後,我撿起那張被撕成兩半的書簽,再次閱讀那句引言。突然之間,這整個經歷對我而言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意義。書簽非要完美才會那麼特別嗎?我可以把兩片再黏貼在一起,它就會像新的一樣了,或許比新的更好,因為它具有之前沒有的東西:它留下被我摯愛的那雙小手觸摸過的痕跡。現在,儘管這張書簽上面還有透明膠帶,但它對我來說是雙倍的特別呢。 讓我們努力去看到事物本來應該有的樣子。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讓我們在這不完美之中仍能知足、感到榮耀。讓我們把每天當中所發生的事,都當成建構砌塊,建造成一個豐盛而圓滿的終極人生產品,不是所謂如玻璃般脆弱的「完美」,而是被愛所充滿的豐富之美。--作者不詳 Text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by permission.
克提司•彼得•範寇德
前一陣子,家裡有些人的生活及工作時間表各有不同,結果我們很少能在一起吃飯。我不禁感到家人有點各散東西的感覺,尤其在我拜訪一位義大利朋友之後,教導我一家人聚在一起「掰餅」(共進餐食)是何等的樂趣。 在一個義大利人的家裡,吃飯是一場盛事。你絕不會匆匆進食、吃完了事,而是彼此聊天、辯論、分享經歷,分享希望和心願的時候。就在你以為晚餐已結束時,又有一道美味的菜肴擺在你面前。不知不覺,兩個小時(或許更長時間)就過去了。晚上不需任何其他的娛樂活動,晚餐本身就是盛會。 我們或許沒有太多機會享受義大利風格的盛宴,但即使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肯定仍可找到方法來一起進餐。根據許多研究證實,家人一起進餐,對整個家庭都有好處。餐桌上的交談,能增進感情,帶來溫暖、安全和歸屬感。家裡做的飯菜,往往比速食快餐更富有營養、更經濟實惠。家裡年紀較小的孩子們,可學習餐桌禮儀──請他人傳遞食盤、手肘不放在桌上、文雅而慢慢地進餐,這些都可令人感到進餐時間舒適愉快。當我們在餐桌上彼此聆聽、講故事,言語技巧因此得以加強。一起進餐也提升整個家庭對烹調食物的認識,這是另一個讓孩子們有良好生活開端的機會。 不論你家裡有多少人,花點時間停下來、享受你的食物,必會有助於你的消化和情緒健康。進餐時間也是為我們的特別需求禱告、向上帝表達感恩的好時機。 我的義大利之行,啟發我要儘量經常請家人聚在一起進餐。我們從中所得到的遠不止食物本身,我們還會獲得持久的愛、歡樂和親密的關係。
Courtesy of Activated - 活躍人生。Photo: More Good Foundation via Flickr.
喬喜·杜麗 廣告上一般所描繪的,往往超過出售的實品。一個塑膠充氣泳池的廣告,可能展示出一個幸福家庭開心地在一起玩水。不過,如果你買了塑膠充氣泳池之後,你也會得到一個幸福家庭嗎? 當我考慮是否要為我的兒子們買一個這樣的泳池時,我必須先向他們解釋,除了好玩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一天玩水之後,泳池裡的水會變冷變髒,清潔起來很費工夫。如果每次用完不把它收起來的話,底下的草會變黃、變得枯乾,到最後甚至會發出難聞的味道。我告誡他們,泳池能為他們帶來多少歡樂時光,取決於他們是否願意保持泳池的乾淨,願意等待好天氣時來使用,並要有耐心等它充好氣、裝滿水後才能使用。 樂高也是一樣的。當我的兒子們看到那些刊登小巧、顏色鮮豔積木的廣告時,他們總是馬上就興致勃勃地要搭建太空船或飛機。然而不論廣告圖片看來怎麼樣,廣告上的模特兒看來多在享受樂趣,快樂並非來自樂高玩具本身,快樂是玩樂高的人本身必須自備的。 所有樂高玩具最終都難免倒塌,因此當我的兒子們搭建好的傑作倒塌時,他們必須學會以輕鬆的心情面對它,並有毅力重新再開始搭建。樂高玩具沒有附加這些德性;但若沒有這些,孩子們結果只會失望、而非歡笑。 東西、地位、物質,並不能帶來幸福。沒有任何一家商店在出售「喜樂」。喜樂乃是來自內心,來自過著分享和仁慈待人的生活。喜樂來自耶穌──愛的源泉,祂能幫助我們更顧慮他人、而非自己。 如果你有個塑膠充氣泳池的話,就盡情享受它吧,但千萬別被花哨的廣告所愚弄了。生命是由你自己來創建的,你的心中若充滿喜樂,其餘的都是額外的好處。 喬喜·杜麗是一位為孩子和孩童照顧者撰寫勵志文章的作家,她是個在家教育的全職母親,住在澳洲。請到她的網站www.nurture-inspire-teach.com 瀏覽。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with permission. Photo by Ted via Flickr.
喬喜•杜麗 去年聖誕節,我從未感受到神奇的聖誕火花。我並不期盼裝飾聖誕樹,也不想要那種因匆匆忙忙急於「要讓聖誕充滿意義」而感覺的愧疚和壓力。 然而今年卻截然不同。實際上,我們從七月就開始準備了!不同之處在哪裡呢? 當時,孩子們和我計畫到聖誕節那天為止,我們要給耶穌1001份生日禮物。從那時起,我們就每天給祂幾樣禮物。我們廚房的門上貼滿了列單和圖表,現在上面已經有好幾百個已做到了的標記和貼紙,顯示我們已經給了祂的禮物!其中一個圖表記錄我們幫助了他人的好行為,另一個圖表記錄我們背誦了的聖經章節,還有一個圖表記錄我們為其他孩子上載我們所做了的簡單聖經故事語音檔,一個圖表記錄我們寫信鼓舞了的朋友們,還有一個圖表記錄我們曾停下來與耶穌花了的時間。這些只是我們送給耶穌誕辰的幾樣禮物。 今年,我們的聖誕季節提前幾個月就開始了,讓人感覺真好。不感到匆忙,沒有壓力,沒有愧疚,也沒有失卻聖誕的意義。我們正在達到我們預訂的目標,並用我們的時間去使耶穌和他人開心。我們的圖表幾乎快要被填滿了,當它們全都被填滿時,我們會把每個列單用禮盒包起來,放在聖誕樹下。它們是發自內心的禮物──每份禮物都代表時間、愛以及我們付出的努力,我們知道祂會很樂意收到這些禮物的。 我們已經知道第1001個禮物會是什麼了,那是一根簡單的生日蠟燭。每天我們都會把它點燃一會兒,同時禱告世上各地會有更多人認識接受耶穌的愛。這些禱告也是我們可以獻給耶穌的禮物,祂曾將祂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喬喜•杜麗為孩子們以及他們的照料者撰寫勵志讀物,她是位全職媽媽,住在澳洲。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with permission. Photo: Molly Sabourin/Flickr
當耶穌對眾人說話時,祂經常會用比喻來解釋一些深奧的真理,祂運用日常生活事件和情況來說明,使人容易聆聽了解。雖然時代不同,但那些包含在耶穌比喻裏的真理仍適用於今天。 故事 (在線閱讀或下載。所有的故事都是雙語英文/中文)
動畫片 著色頁 Photo courtesy of FN-Goa via Flickr.
貝姬•海斯 我曾一直在為我的兒子丹尼斯禱告,希望他年幼時就能與耶穌建立一個親密的個人關係,因為兩歲大的孩子就可以有很大的信心和接受能力。我禱告,他所認識的耶穌不僅是他的救主,同時也是他親密而個人的朋友,就如耶穌渴望與每個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希望丹尼斯能夠感受到祂的靈,並聆聽到祂的聲音。 一天晚上,發生了一件非常特別的事,這件事鼓勵、並促使我下決心進一步教導我兒子,如何自己去聆聽耶穌的聲音。 當丹尼斯還是個小嬰兒時,曾得到一個玩具熊,他親切地叫它「泰迪」,他很喜愛自己這個絨布夥伴。無論丹尼斯走到哪裡,去幼稚園,吃午飯或到超市,泰迪都會跟著他。有一天,他不知把泰迪放到哪裡,到處都找不到。三天時間,我們找遍了整個房子,我甚至把床底下的東西都拉出來,以防它萬一曾掉落床後面或被卡在那裡。 泰迪丟失後的第三天晚上,我正在哄九個月大的女兒蕾拉妮和丹尼斯睡覺。燈已經關了,他們都上了床,準備好要作睡前禱告。這時,丹尼斯突然問道:「媽媽,泰迪在哪兒?」 「寶貝,」我說:「泰迪丟了,我們要在白天有光線的時候去找它。現在,天已經黑了,看不見。但是我們可以請求耶穌給泰迪一個美好的夜晚,幫助它又暖和又舒服地睡個好覺。」 「媽媽,耶穌在哪兒?」丹尼斯問。 「耶穌在你心裏,」我回答說:「祂也在我心裏,祂就在我們身邊。你要是和祂說話,祂能聽到,而你要是去聽,也能聽到祂對你說話。」 丹尼斯沒有再問下去,而是立刻大聲問道:「耶穌,泰迪在哪兒?」 一陣短暫的停頓之後,丹尼斯興奮但充滿確信地大叫:「啊,媽咪,泰迪在搖籃裏!」 我的身體因興奮而激動無比。我知道我的兒子聽到耶穌回答他的問題了。我毫不遲疑,開始挪開搖籃裏的玩具和絨布動物。果然,在玩具下面,我看到了泰迪。 我被耶穌對丹尼斯的愛深深感動,祂清楚地回答了丹尼斯的禱告,以回報他的信心。對我來說,這也是個好機會讓我教導丹尼斯明白,耶穌永遠都有答案。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with permission. Photo by Wikimedia Commons.
庫斯•史坦格爾 我們的兒子彼得三歲時,被醫師診斷患了白血病,頃刻間,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劇烈的變化。沒有任何說明冊子可告訴你,當你的孩子面臨威脅生命的疾病時,該如何應對。儘管我們在耶穌──我們「溫柔的牧人」慈愛的臂膀中找到庇護所,我們仍然必須找出辦法來面對接下來數週、數月那些令人擔心害怕的事情。 後來,黑暗隧道的末端終於出現了亮光:醫生宣佈彼得治癒了。但實際上,這個挑戰並沒有結束。幾年後,病魔再次抬起它邪惡的頭,並且不止一次,而是兩次。 當癌症首次再度復發時,我們人在南非。那是一個語言、文化和醫療系統,與我們以往慣有的都截然不同的陌生國度。然而,我們經歷的恐懼和痛苦,加上企盼輕微好轉跡象的漫長等待,卻無不同。彼得的病情有了改善,再次看來他已經治癒了……直到三年後,我們吃驚地發現,兒子的癌症又復發了。 那時彼得只有十歲,卻在面對第三次癌症的復發。 我們痛苦,我們哭泣。我們不了解上帝的用意,但一直可感受到祂就在我們身旁。我很確信我能理解使徒保羅寫下這些話時的感受:「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從未曾被上帝丟棄;我們被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我們再次迫切地緊緊依靠主。 回到醫院,醫生向我們解釋說,想要永久治癒的最佳可能性是做骨髓移植,但我們家裡每個人都曾被檢測過,沒有人合適做骨髓移植。 「讓我們再檢測一次。」他建議。 過了一週,醫生面帶微笑來見我們,說:「你們小兒子的骨髓相當接近適合程度。」 勝利仍不是一蹴而就的。等待彼得脫險,我們再次捱過好幾個月之久。但他終於挺過去了,並且在接下來的十年不再遭受癌症的侵擾。 你是怎樣挺過危機的呢?你一刻一刻地、每小時地、每一天地緊握著「牧人」的手,來這樣度過。 庫斯•史坦格爾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住在荷蘭。 Courtesy of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magazine. Used with permission.
*** 一位護士引我進入祖母的病房。祖母雙眼閉著躺在病床上,看來是那麼瘦小纖弱。我在進房後便安靜地坐下來。 我正打算去神學院讀書,但卻缺少自信。我剛才放棄了一份可以上醫學院的全年獎學金,每個人都認為我犯了一個大錯。我迫切想要知道祖母的意見,但是護士警告過我,祖母已經很虛弱,所剩體力不多了。過了大約半小時之後,祖母似乎仍然毫無動靜,於是我便開始說話。突然她醒過來問說:「丹尼,是你嗎?」 她告訴我她的信仰如何支持引領她的一生。過了幾分鐘之後,我們可以感覺到四周充滿了一股平安的氣氛。我給祖母一個親吻,然後就打算轉身離開。然而我聽到她似乎在輕聲說些道別的話,於是我便靠近她聆聽,她說:「我相信你。」 祖母在當天晚上過世了,但是我在二十多年來從事基督心理學家的工作,曾經多次運用她所說的話。四個簡單的字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丹尼孟高默利 *** 在我父親過世的前一個禮拜,我那時是大學四年級。他拉我在一旁,給我看他所收藏他曾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剪報,沒有人知道這件事。當我驚訝地問他為什麼他從未告訴我時,他回答說:「你母親勸我不要這麼做,因為我沒讀過大學。所以我私下這麼做,她對此事毫不知情。」 我的母親並非有意勸阻他這麼做,但是她曾說過對她來說顯然是事實的話,那就是,一個人若未受過高深教育,就不應該寫作。 我的父親並未因這種態度使而感到灰心,但是他確曾「把他的光藏在桌子底下。」他又告訴我他曾為「先進」雜誌("Advance" Magazine)寫了一篇文章,但是沒有被登出來。他說:「我想我這次所設的目標高過我所能達成的。」他告訴我他對寫作的興趣,以及他寄給「先進」雜誌他的作品之事,使我深受感動。沒過幾天父親在波士頓的一個地下鐵車站突然過世了,而就在他出殯的那一天,我們收到最新出版的「先進」雜誌,裡面刊載有他的文章!如果他沒有告訴我這個祕密的話,我是絕對不會閱讀那期雜誌的。 我把父親的照片連同那篇文章一起裝框掛在我的書房裡,每當我瞥見它時,就會想到如果曾經有人對他有信心的話,他可能已經成為一位作家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使人灰心沮喪的世界裡,到處都是些會貶低我們的人。當我們說出那簡單的幾個字--「我對你有信心」時,那將會使對方多麼快樂,以及感到受鼓舞啊! --佛蘿倫絲李陶爾 Photo by C. Szeto from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Flickr) [CC-BY-2.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