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芳婷 有一件事孩子們經常會做,那就是爭吵。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反駁另一個人所說的,幾乎只是為了反駁之故而去反駁。有時他們這麼做,不過是為了表現出他們是老大,顯示出另一個人的錯誤而使自己較有面子。孩子不時、幾乎是不斷地會那麼做。 他們需要被教導,他們嘗試藉著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是不對的。或許有時他們確是對的,或許他們的觀點是對的,而他們通常也自認是對的;但他們若在爭吵,不管他們是對是錯,他們一定要明白:爭吵就是錯的。 孩子要學習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你可以問他們:「你的答案若錯了或敘述的事情不對,而別人對你說:『你錯了!你怎麼那麼笨?』你會有何感受呢?嗯,當你反駁你的兄弟姐妹、朋友或指出他們的錯誤時,他們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呢!」 告訴他們一個例子,以便幫助他們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他們的言行會使別人有什麼樣的感受等,他們需要明白這一點。對大多數的孩子而言,當他們一旦了解他們說的話對別人有何影響時,便會嘗試較小心留意自己說的話與說話的方式。 你可以這樣對他們解釋:「如果你這樣對待你的朋友,即藉著貶低他們來高舉自己,這會使他們感到很沮喪。這是失去朋友的最快方法。」或「想想你說的話使你的兄弟姐妹感到有多難過吧。他們會覺得再也不想說任何話了。更糟的是,你那麼做使得他們覺得你不愛他們,因為你沒有顧慮到他們的感受。」 成年人也需要確定自己不會犯相同的過錯。我們同時需要幫助孩子明白不這麼做是表現愛的方式之一,這是他們可以、也應該向他們的同輩和年紀小一點的孩子表現愛的一個方式。 孩子們就像我們其餘的人一樣,若以友好謹慎的方式糾正他們,他們會較容易接受。但遺憾的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以一種報復心態、蔑視,或諷刺嘲笑的方式來互相反駁。 愛不會貶低別人,反而會鼓勵別人和使別人有好的感受,不會使別人困窘或蒙受羞辱。然而,反駁和爭吵就會帶給別人那種感受了。有時孩子並不明白這點。只有他們自己在感到困窘或蒙羞時才會意識到,但他們不明白的是,別人與他們有同樣難過的感受。 你想,如果連大人都有立即反駁或改正彼此與爭吵的傾向,這是我們全都會犯的錯,那我們就不能責怪孩子也會有這麼做的時候。但是我們可以更謹慎小心一點,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們也可以教導孩子在這方面更有愛心和體諒別人。教導與否的差別是,你會有喜歡爭吵、打架、鬥嘴、反駁的孩子,還是有真的彼此相愛、互助合作與一同和諧工作的孩子。這兩者真有天壤之別呢! 當然,可以表現愛和體貼顧慮的其他方面還有許多。這真是個大主題!這也是我們可以教導孩子最重要的事之一,因為孩子若從小沒有學會在言語與行為上去愛和體貼別人,長大後就會繼續有同樣與人爭吵及反駁的習慣。我們若想要我們的孩子有成功的人生,還有什麼比教導他們去愛更為重要呢?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