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很有名的中国谚语说道:“授人以鱼,当日满足。授人以渔,一生受用。” 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句谚语,去教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你可能会发现,开始教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如果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及做出明智的选择,他们便能获得长期的益处。 如果父母亲让孩子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那父母亲时常会发现,孩子们是那么有能力及机智,并因此感到惊讶。所有孩子在生命过程当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那都只是成长的一部份。经由处理这些问题,他们才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是成功生命不可或缺的本质。孩子们有令人难以置信及许多未利用的潜能,能为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花时间帮助孩子们,培养出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明智的作法。 教导孩子们如何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值得让他们从小就学习的重要技能,因为那份技能够在未来大大的帮助他们。 然而,父母亲都有一个倾向,那就是太快去解决问题,或是太容易提供答案。如果你尝试去解决你孩子们所有的问题,你就会阻碍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除非你需要这么做,否则不要帮他们解决问题。你只要帮助孩子找出答案。这么做能显示出,你对孩子们能有效解决问题的信心。 一开始你需要带领你的孩子们去解决每一个问题。这么做也许比你帮他们解决问题,或是告诉他们答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是如果你为你的孩子解决问题,你就是在夺取他们一个学习的宝贵机会。虽然学习的过程很缓慢,但那是孩子发展及成长的一部份。 小莎拉跟她的朋友借了洋娃娃玩,但在玩的时候,她不小心将娃娃的衣服撕破了。 “妈妈,我撕破了娃娃的衣服!”莎拉哭泣的说着。 “不要担心,莎拉,我晚上会将它缝好,你晚一点就可以还给玛利沙了。” 妈妈解决了问题,而莎拉也很快乐。但莎拉从这个事件里学到了什么呢?那就是“如果我有问题,问妈妈就行了。她会解决的。”所以下一次有事情发生时,她又会马上找妈妈解决问题。 以下是在洋装被撕破之后,如何将这个情景当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 “妈妈,我把玛利沙娃娃的衣服撕破了!” “哎呀!没错,破的蛮大的。嗯,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嗯,我不知道。跟玛利沙说对不起?” “嗯,这么做是对的。但如果她拿回一个穿破衣服的娃娃,你觉得她会有什么感受呢?” “她可能会觉得很难过。” “我们可以怎样弥补这个错误呢?” “也许我们可以修补它?我们可以缝补衣服吗?” “很棒的解决方式!那今天晚上我们一起逢补娃娃的衣服,好吗?” “好!” 妈妈教导了莎拉如何找出问题的答案。因为莎拉和妈妈一起缝衣服,所以她也参与给予答案。下次当莎拉遇到问题的时候,她可能还会去找妈妈的帮忙,但她将会知道这个问题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她知道她可以而且应该帮忙找出答案。当莎拉每天借机练习如何去解决问题时,她就会自己逐渐找出答案,及学到生命里一个很宝贵的技能。 不是生命里所有的问题都很容易解决的,你需要帮助你的孩子们在遇到大问题的时候了解到这一点。但如果你能每天都花时间激发他们使用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他们在年纪大一点的时候,就会有更多能力去解决生命里较为艰难的问题。 教导你的孩子们自己去找出他们问题的答案,这么做是在教导他们一个很可贵的技能,可让他们一辈子都受益。
0 Comments
亚历克斯•彼得森
培养相互尊敬 相互尊敬会加强亲子之间爱的结合力,同时也会带来团结、服从和感激赞赏的结果。 家人之间彼此尊重,是透过顾虑、谅解、体贴、愿意聆听、充满爱的沟通而表达出来的。这是条双行道:你想要孩子尊重你,就也要尊重他们。 孩子从观察、模仿他们所看见的事情中学习。如果问题是缺乏尊敬,那么这问题多半是来自孩子的父母、同辈或其他诸如电视、电影或电脑游戏等的影响。将这样的消极影响减到最低,就是成功的一半;设立明确的规矩,然后始终如一的谨守那个标准,是成功的另一半。 以下是你可向孩子表示尊重的一些方式: ★尊重每个孩子为个别的人 ★顾虑他们的情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当他们做错事时,不要贬低或讥讽他们 ★不要有意使他们感到困窘 ★请问和建议、而非命令他们 ★他们讲话时,要专心聆听,并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太快提供你的观点 ★对待他们,有如对待比他们实际上年龄稍微更成熟的人 ★认真考虑他们的主意,依据你可怎样帮助实践他们的主意之观点来思考 避免误会 有时,孩子好像故意选择了最坏的时机,来做出行为不当的事;但有时这不是真的行为不当,只是有点恼人而已。当父母倍感压力,全神贯注于其他工作、想着其他事情,感觉不舒服或只是心情不好时,这些因素都一定会影响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有些行为在平常是被允许或忽略的,比如说某种程度的噪音或喧闹行为,但若发生在上述情况里时,它们却会让父母承受不了,结果说出严厉的话,或处罚孩子,超出他实际上应受的处罚;或给孩子一个“你要受罚了”的“眼光”,而使孩子感到惶惑。 孩子通常看不到整个情形,因此当父母感到极度生气时,他们往往会过份责备孩子,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得出甚至更具伤害性的结论——“妈妈不要我了”、“爸爸不爱我了”、“我一无是处。” 在你自己情绪快要失控之前,先把孩子可疑的行为之来龙去脉弄清楚,以避免这种粉碎自信心的误会产生。“稍后我会很喜欢再听你唱那首歌,但现在我需要专心开车。”“我现在头痛,因此我必须请你现在不要做那件事。”你若未能及时提防自己情绪失控,事后解释和道歉,也可澄清误会。给孩子一个机会,来帮忙解决你的问题,这样你将把那可能会伤害他们自信的情况,扭转为正面积极的情况。 强调正面之事 赞美是激发孩子做好的最佳做法。赞美使孩子再接再厉。称赞孩子的好行为,比训斥孩子的坏行为,更重要和更有益处。 有时你需要训诫和纠正孩子,但借着学会透过赞美和其他正面的鼓励,来防止问题状况,不但可建立你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发现在一天结束时,你不会那么沮丧、筋疲力尽和感觉生气挫败。这是个双赢的育儿策略。 你越专注于正面之事,就越会发现更多可赞美你孩子的事,那么你就越不需要去纠正坏行为了。赞美会鼓励你孩子去做更多值得赞美的行为。 赞美孩子的方式,要始终如一、诚恳、有创意,但也要是可信的。比如说,孩子若尝试做些新的事,却导致不堪设想的结果,那么你要称赞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又或者,孩子不幸的尝试,原本是要给你惊喜,那就赞美孩子体贴的心。总是强调正面的事,并且使好事显着而难忘。 亚历克斯•彼得森
几乎所有父母,都会关切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他们需要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自我形象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自己感到正面肯定、相信会成功的孩子,会成功的机率就更大。 孩子在自己的家里,对他们本身及能力,做出第一个判断。父母每天都可搜寻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机会,到最后,这将会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良好适应力、有多方面才能的成年人。 解决问题 父母经常会惊讶地发现,孩子在解决问题方面,只需一点指引,就能够且机智地这样做。所有孩子都会遇到问题,那是长大过程中的必要部分。透过面对的挑战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是生命成功的要素。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问题,需要花时间和耐心,但这么做是很明智的投资。当孩子们长大,问题变得更复杂、利害关系更大时,这样做将会获得很大的回报。 身为父母的问题是,他们会太快想要解决问题或提供答案。那么做也许可应付眼前立即的需要,但却妨碍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就如谚语所说的一样:“给人一条鱼,喂他一天;教人捕鱼,喂他一生。”归根究底,教导孩子去解决问题,比提供他们解决方法更重要、且更有益处。辅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显示出你对他们有信心,这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无安全感的问题 不管父母多么爱他们的孩子,和努力提供他们的需要,引起孩子欠缺安全感的情形一定会发生,而缺乏安全感经常会透过问题行为而反映出来。 坏行为需要被纠正,但除非父母理解引发坏行为产生的原因,否则纠正可能反而有害无益。考量一下,孩子品行不端是由于天生幼稚的试探性行为,当时有的坏主意对他看来,好像没错或很好玩呢?还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结果呢?比如说,在搬到新的社区或换了学校之后,孩子或许在尝试适应新的环境,让人对他有好的印象,或想赢取新朋友等等?坏行为只是一种症状,因此仅仅纠正行为本身,就像是剪去一根杂草的顶端而已,它不久会再长回来。父母需要鉴定问题的根本,亦即潜在的起因为何,并着手解决它们。 请按照孩子的年龄和成熟水准,来尽力帮助他或她尝试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这么做可能不是很容易,但请记得,目标是改正问题,而不是处罚孩子。在问题和孩子之间,做一个清楚的区别,然后让孩子与你一起来把问题情况变成一种学习经验。即使在看来是不可能的负面情况,仍有可能建立、而非伤害自尊心。 并非所有孩子在缺乏安全感时,都会行为不当;有些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或未能充分发挥学习潜力。但不论缺乏安全感的征兆如何,纠正问题的第一步是认出它的存在,第二步是从正面的角度来着手解决起因。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