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帮助子女发展更正面的自我形象 一个凡事乐观小男孩从爸爸那里得到一支球棒和一枚棒球。父亲跟男孩说,等他下班回家,就要跟儿子打上整局的棒球。果然,这位父亲回到家,便带儿子到后院去,看看他能打出什么表现。 这个小男孩把球拋起来,挥动球棒,结果一击不中。「一个好球,」这位父亲说。男孩又拋起了球,扭身挥出,还是没中。他父亲说,「两个好球。」小男孩又以更大的决心,第三次把球往拋起,用力挥棒,结果不但没打到,而且一个转身不稳,还跌坐到草地上。他父亲说,「三个好球。你出局了,觉得怎样?」 面对这样的结果,这个乐观的小男孩回答说,「乖乖,我可真是个好投手!」 积极正面的思考,能让人有更大的进取心。相反的,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身心能达到的成就就越差。看我形象低落几乎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一层面|衣着、谈话、脸部表情、受雇的机会,甚至婚姻。 我在辅导小孩子、青少年,甚至成人的过程里,发现有些人似乎注定要失败。但是我也发现,有些事情我们若是做了,就可以增强自我价值感。 让孩子至少参加一种他们能做成功的活动是很重要的。他们在各样活动中越有成功的表现,自我价值感就越提升。我们应切实帮助他们完成至少一项成就。 我还记得当年高中篮球教练朝着我大吼,说我动作太慢了。有好多年这些话都在我的耳畔回响,「史迈利,你速度太慢。」后来参加田径赛,我一直很难在赛跑上有好的表现,因为我不断提醒自己,我的速度太慢。自我形象差,确实妨碍了我的赛跑能力。 8.奖励子女 一对竭力要让女儿戒掉吸吮指习惯的父母决定,只要每七天,她没有吸吮拇指,就要给她一点惊喜。等她三十天都没做这个坏习惯,就要给她一个更大的惊喜。奖赏能激励并改变人的行为,用在小孩子身上更是特别有效。 当然我们也要小心,不要让小孩子认为,每做一件事(像帮忙做了点家事)就会得到奖赏。孩子们该了解,他们是家里的一份子,每个人都该学着帮忙家事而不求报偿。 葛瑞格十五岁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激励他帮忙做家里粗活的办法。我们在冰箱门上贴一张单子,上面列明待做事项,每项工作旁边还写明了工资。它们都不是家事范畴内的工作,像清理车库、除后院和花园的杂草,以及修剪花木等。 这些工作向每个孩子开放,葛瑞格总是尽可能抢先多一点。别的几个孩子,也不大在意葛瑞格赚的钱最多。 9.使用激将法 每当有人跟你说,「你大概没时间做这件事,」或是「你做不来,所以我要找个能做的人」的时候,不知道你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这样的讲法大概会让你不舒服,会立刻跳起来去做那件事。我在自家孩子身上,也看过这类激励方式所发挥的效果。我会说,「你大概不会处理这件事」,或是「需要一个强壮的人来做这件事。我可以叫谁呢?」结果孩子往往立即各就就位,开始动手做起来。 虽然这个技巧的效果很好,但是使用时却务必要小心。如果把它用在一个自我形象不好,或是不太相信自己的人身上,就可能弄巧成拙,让他更加挫折,甚至完成放弃。 10.要坚持不妥协 我们也务必小心,不要把坚持跟唠叨混为一谈。基本上,唠叨是很负面的,是批评一个不按我们期望方式做事的人。唠叨常常反应的是我们的自私:「你怎么还没开始清理房间?你昨天就没清。你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把房间清理好?」同样的话题和同样的语调,一再地重复,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反感,而终至造成他们自我形象的低落。他们开始相信,那些不断听到的话|「我什么都做不好。」 而坚持不懈,却是极有创意且热情地不断提起我们认为对的事。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语调,不断重提此事。 11.要有热情 在满怀热情的人身旁,就好象在一个开怀大笑的人旁边,会受到感染。就算不知道这个人究竟笑些什么,你都禁不住露齿而笑,进而低声轻笑,最后则是放声大笑。我发现,身为父母如果某件事令我非常兴奋,我的家人也常常会随之而兴奋。热情果真有传染性!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