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希
我生于1955年,距二战结束不过10年的时间。战争时的艰难困苦,仍然鲜活地存于人们的脑海中。祖父常常向我们这些孩子描述那些年岁里的极度饥饿和疲惫,描述人们如何在漫长冰冷的冬季挣扎着活下来。 我们住的城镇,那时是德国的工业中心,所有东西都被来自钢铁厂的灰尘覆盖,那灰棕色的灰尘仿佛凝固在永恒中。春天的小草和其它绿芽都很快变成棕色,冬天的雪也是如此,仅在新雪下过后一天,雪景仿佛一件外套,一夜之间就破旧不堪。 十二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我们一家总是聚集在寓所狭小厨房的桌子旁。妈妈、姐姐佩莎和我点亮基督降临节花环的第一支蜡烛,唱起圣诞颂。我们的思绪远远地飞离这蒙灰的城市,去探访那在骆驼背上旅行的三位博士。每周都有一根新蜡烛被点燃,随着等待救主降生的马槽故事变得栩栩如生,平安和喜乐也充满我们的心。 接下来就是盼望已久的圣诞烘焙—--确实很特别,因为黄油、坚果和鸡蛋紧缺,巧克力更是稀少的款待。伴随着空气中仍弥漫的新焙曲奇的美妙香味,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每一炉曲奇装到大锡罐中。 圣诞节这天上午,我们去看父母昨晚装点的圣诞树。当我们轻轻走进客厅时,爸爸还在用一根长长的火柴,来将蜡烛一根一根地点燃。 发现圣诞袜里装满了自制曲奇、坚果、巧克力、桔子、苹果、为我们的玩偶新织的衣服—--这是何等高兴的事情啊!当然,还有彩色蜡笔、着色书、帽子、手套和围巾。 这些是有着简单的快乐和自制玩具的年代。这样的记忆提醒我寻找真正的价值、人性的感动、能长存之物—--尤其在快节奏、生活被高技术设备和面对电脑屏幕的活动所充斥的时代。它们也提醒我们留心他人的需求,去爱,去分享。这正是使这一季节难忘的东西,它们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所遇见的人留下美丽的印迹。
Photo by Celeste Lindell via Flickr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August 2023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