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儿子克里斯13岁了,我发现,现在我要改变一下与他交流的方式。早几年他还是个孩子。可突然之间,他竟比我还高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他两岁时老是动个不停、东摸西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我猜想,我跟大多数父母一样,一直倾向于认为,我本能地知道什么对我的孩子最好,并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采取相应的行动。克里斯小的时候,这很有效,可现在他大了,他想自己多做决定。我还发现,我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让他更多参与决策过程——少待他像孩子,多待他像队友。 事情出现时,我更需要化时间去倾听他的想法,去理解他的观点与需求,并向他解释我的看法与需求。然后,我们会一道尽力寻找对我们双方及其他各方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当我的旧习惯又冒出来,不体谅他,而是想告诉他该怎么做时,他会觉得受到了压制,就不积极介入,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而我也得不到他的完全合作。可当我记得去征求他的意见,而不是下命令时,事情就会很顺利,他会进一步学习怎样做出明智、负责和充满爱心的决定,而我们之间的爱与相互尊重的纽带也会得以加强。 *** 从童年时期进入成人期,这一转变会像是走钢丝,青少年需要有父母或其他有力的行为榜样在身边,在他们行走的时候,帮助他们找到落脚点和走稳。 我的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我先努力引导他们做决定,然后,再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他们经常想让我或他们的妈妈代他们决定,因为事情若是出错,这样,他们就不用承担责任,可我会对他们说:“别问我,你们知道是非标准。你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做?”事后,他们常常很高兴我们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因为他们知道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这也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信任和尊重,而对他们这个年龄来说,信任和尊重又是非常重要的。—戴伟格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August 2023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