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慨乐
我十几岁的时候,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我缺乏安全感,却满脑子观点,而且还是相当偏激的观点。回想当年,我感到亏欠父母。我敢说,我不是个好养的孩子,十几岁那时尤甚。我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比我有些朋友的父母严格,于是我有意远离自己的父母,正如许多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我确信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我是对的,他们确实不了解我——他们的其它孩子没有一个像我的。我怀疑一切,不遵守规则。然而,尽管我外表很强硬,内心深处却想要寻找一个真正懂我的人。 一天,我到了一个聚会点,发现那里只有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当成年人三五成群地交谈时,我自个儿坐在一角,看着,直到有位叫秋儿的女士过来,与我聊起来。最后,我打开心扉,将我所有的烦恼告诉她,心里还有些期待她对我说教一通,然而她只是听着。我确信她发自内心的想要了解我,我一点也不觉得她和我有距离或试图改变我的想法,她只是试图要理解我。 那次谈话就是一段7年同甘共苦之谊的开始,直到秋儿离开人世。我们一起散步,有时互相写字条谈论那些难以当面说的事情。即便她后来搬到了一个遥远的城市,我们仍然靠电话和邮件保持联系。7年的大多数时间里,秋儿的病都很重,随时都可能离世,但我从未听到她抱怨。她总是活泼开朗、对人充满了热情。 秋儿教会我一些重要的东西——成为自己是OK的。这个过程中,她也教会我试着更深地去理解人们,不要光看外表。不论他们长得怎样,有时甚至不论他们说些什么,接纳他们原本的样子,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虽然我们全都似乎千差万别,但我们的内心都一样,都需要被爱、了解和接纳。尽管我们看起来这么不同,但我们都是同样的成分构成的,我们都需要爱、理解和接纳。当人们看到我们的需要、满足我们的需要时,生命就能焕发异彩。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August 2023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