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給了我們無窮盡的愛。當我們幫助祂向他人傳達這份愛時,祂都會非常喜悅。一年中每一天裡,我們之所以會對他人懷有愛,都是由於祂的愛之故。對祂而言,任何時刻都是給予的時刻。
1 - 4 歲
5 - 7 歲 8 - 11 歲
視頻
著色頁
0 Comments
茱兒·洛克
在跟幾個朋友聚會完回家路上,我問我最小的兒子今天開不開心。 「還可以,」他回答道:「但在遊樂場玩的時候,幾個小朋友在取笑我。」 「取笑什麼呢?」我問。他有時候對他人評論的反應會比較激動一點,所以我想應該不是什麼太嚴重的事。 「艾瑞克說他看到我在做功課時睡著的照片,萊絲莉也說她有看到,然後所有的孩子就跟著笑了起來。」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覆。我上傳了一張照片到臉書,是我兒子靠在桌上睡覺的照片,他的功課就擺在旁邊。我覺得那樣子很可愛。我的兒子是那種會全身貫注在活動上的人,但當他累了,就是累了,會倒頭大睡。 這種情況發生在我的家族裡。我和兄弟姊妹都知道,如果我們到達某種程度上的疲勞,就沒辦法再繼續下去,而睡眠是唯一的解決方法。我的兒子好像很早就學到這件事。當他疲累的時候,不管那時在派對上正準備要唱生日快樂歌,或是他應該把作業做完也好,他還是會睡覺。 我和先生了解這一點,也習以為常,與他配合。我兒子的老師,在大多數情況下,了解他有時會在桌上睡著,所以也相當諒解。如果他隔天要早起或是有一整天活動的話,前一天晚上我會盡量早點讓他上床睡覺。 父母跟老師通常會了解這些事情,其他小孩經常可就不懂了。 當我上傳那張照片時,我沒想到會有家長把這張「可愛」的照片拿給自己的小孩看,但是在孩子們看來卻不覺得是「可愛」,反而是「笨笨的」、「好笑」,甚至是「令人尷尬的」,是拿來取笑的話題。 我無心做的一件事,竟造成對我兒子的傷害,也在他朋友的心目中留下了負面的印象。他們或許在下一分鐘就忘了這件事,然後又玩在一起。但在那時,我必須向兒子承認這不是他們的錯,是我的錯。 我打開臉書的照片給我兒子看,對他說:「我那天上傳了這張你的照片,我完全沒有想到有人會因此取笑你。」然後我答應他:「除非我先獲得你的同意,否則我以後不會再上傳任何有關你的東西。」我曾跟家裡的其他成員有這個共識,但我沒想到這對我最小的兒子也是如此重要。我錯了。 我竟會犯這種錯誤真的是匪夷所思。回想童年,同儕的取笑曾引致我大為哭鬧。我記得在我五歲之前各種不同的場景,我因被取笑而哭泣流淚。取笑的話語逝去後,那些痛楚的時刻依舊清晰的印在腦海裡和心裡。 有多少次我說出來的話或是評論,與那些在遊樂場的小孩所說的話,豈不是有同樣的影響嗎?有時當我嘗試專注於工作,卻不斷被打擾,結果我就會斥責孩子們,告訴他們離我遠一點,好讓我把工作做完。又或是當他們吵架時,我受不了他們的爭吵,就會告訴他們我不管是誰對、誰錯,我只要安靜。 經過仔細反省後,我許下誓言,以後要透過孩子的眼光去看人生中的每一刻。這不是一個我能做出的承諾,我也不總是可以做得到,但至少是我會嘗試去做的事。這不是一個我一旦做了就可一勞永逸的決定,而是每時每刻的選擇。放慢步伐,思考,禱告,愛。 潔思·辛克莉兒 我坐在電腦前,盯著我放在螢幕旁邊的小書簽,那是我最可愛的小書簽之一。書簽上是一個媽媽抱著小寶寶的圖片,底部還有一句狄更斯的引言:「這個剛從上帝那裏來的活潑生命,竟這樣愛我們,我們絕不能把他當成小事看待。」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深受感動,於是決定要用它放在我下一本要閱讀的書籍裡。不幸的是,我忘了把這張可愛的小書簽收好,任它躺在我的桌子上,未能完成它的神聖使命。結果桌子的高度剛好可以讓一個可愛的小傢伙(我三歲的女兒)發現,並把它撿起來。 這張書簽的頂部非常特別,它可以套掛在書頁上,並固定好位置。當我留意到金佰莉發現它時,她已經不小心把它的頂部弄壞了。 我知道這當然是無心之舉。她不是故意要弄壞它的,她只是在試圖知道如何使用它而已。但因為我特別喜歡那張我對之已經有感情的書簽,所以那讓我有點心疼,並從她手中把破碎的書簽搶下來,放到一邊。 後來,在金佰莉上床睡覺後,我撿起那張被撕成兩半的書簽,再次閱讀那句引言。突然之間,這整個經歷對我而言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意義。書簽非要完美才會那麼特別嗎?我可以把兩片再黏貼在一起,它就會像新的一樣了,或許比新的更好,因為它具有之前沒有的東西:它留下被我摯愛的那雙小手觸摸過的痕跡。現在,儘管這張書簽上面還有透明膠帶,但它對我來說是雙倍的特別呢。 讓我們努力去看到事物本來應該有的樣子。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讓我們在這不完美之中仍能知足、感到榮耀。讓我們把每天當中所發生的事,都當成建構砌塊,建造成一個豐盛而圓滿的終極人生產品,不是所謂如玻璃般脆弱的「完美」,而是被愛所充滿的豐富之美。--作者不詳 Text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by permission.
凱莉•哈洛普
當我在媽媽生日那天想念她時,領悟到我的童年時代真有某些事非常特別--即那些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更具體地來說,我想起小時候過聖誕節的情景。使我每個記憶最突出之處,並非我們收到了多少禮物,禮物有多珍貴,或是參加過的聖誕晚會。讓我回想的是那些簡單樸實的事。 我首先想到的聖誕節,是當我們全家同心協力用舊木板在客廳裡製作耶穌誕生馬槽景的那個聖誕節。我們用一些小松樹來裝飾它,又自己做了些小雕像,並為其穿上衣服。 在另一個聖誕節,雖然我們住在一棟又小又冷的房子裡,但聖誕頌歌卡帶(對我們孩子們來說,這是生平第一卷),還有從我們懸掛的襪子中,找到橘子及用錫箔紙包著的堅果、葡萄乾所帶來的快樂,使我們感到無比溫暖。 還有一次,當我更小的時候過的聖誕節。我們把爆米花穿成串、掛在聖誕樹上。十二月還沒結束,爆米花就已經所剩無幾了,因為有一隻聰明的小老鼠,喬裝成一個綁小辮子的三歲小女孩,每逢她以為無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偷吃幾顆。 還有我九歲那年的聖誕節,當我們六個女孩子醒來時,一個驚喜正等待著我們--清楚寫著我們名字的六個白色鞋盒排成一列,裡面裝著我們需要或是可以玩的特別物品,如跳繩、一些遊戲玩具、梳子或髮夾、小件衣物等。對我們全職義工的孩子們來說,它們真是多麼棒的禮物呢! 回想起那些特別情景,使我非常希望能在今年聖誕節把同樣的愛、興奮和溫暖帶給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們也能擁有快樂的回憶。就是在此時,我領悟到使那些時刻變得非常特別的原因,是我父母親的愛,還有表明他們的愛所給予我們的時間。 沒錯,我們沒有許多物質上的東西,但我們擁有彼此,而那使得我們的聖誕節非常快樂而特別。 ***** 只有以愛為中心,不以裝飾品、禮物或慶祝活動為中心時,人們才最能享受聖誕節的美好。愛是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所在。聖誕節應該是你與你的家人共度高品質的時間,也是彼此珍惜和慶祝你共享的愛之時刻。你可以享受喜慶的佈置裝飾、美味的食物及贈送禮物,但不要讓它們使你忽略了那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東西,那唯一可以持續至永恆的東西,也就是聖誕節的真諦——愛。
琳達•莎拉薩
「媽媽,我覺得妳比我們還喜歡那些玩具。」我記得在一家大減價商店裡對媽媽這麼說。她仔細地檢查每一樣玩具、翻閱每一本書、細數拼圖玩具的件數,將玩具各部分組裝在一起(折價商品往往會有缺的件數)。那時我確信她和我們這些孩子一樣喜歡那些玩具。她總是留心那些特價品的資訊,所以她和辛勤工作的父親,能夠把禮物放在聖誕樹底下,給我們這些孩子們。 然而,爸媽給我們的不限於物質上的東西,有時他們的禮物是身體力行的,比如說帶我們去公園,一起玩我們最喜歡的遊戲,一起穿過樹林去遠足,或是去參觀一些歷史古蹟。 現在回想起來,我清楚地知道,其實我的父母並沒不如我想像的那麼喜歡那些玩具之類的東西,他們只是喜愛給予。他們總是在給予,無論是給出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還是幫助我們做學校的功課或是特別方案活動,或是傾聽我們說話,他們總是在全心付出。 聖誕節又要來臨了,我不禁回想起從前的聖誕,並為那些簡單卻充滿愛的禮物而感到驚嘆。我幾乎記不得聖誕禮物本身是什麼了,但卻永遠忘不了爸媽濃濃的愛意和給予! 現代商家發掘出那麼多可以送禮來慶祝的節日,這些節日紛至沓來,有時候我們都忘了自己為什麼買禮物、為哪個節日買禮物。不過,等一等,你何不停下來思想一下,你曾得到最難忘的禮物是什麼、而你為何仍那麼珍惜它們。它們是那些你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還是那些禮物中所傳達的愛呢?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約翰捷協寫
我會更愛我的妻子 如果我要重新開始我的家庭,我會更愛我孩子的媽。也就是說,我會較樂意讓孩子們知道我愛她。在親近的家庭生活裏,我們很容易將愛和彼此視為理所當然,而不夠珍惜它,以致讓單調枯燥感滲入,而減弱了我們那份深摯的愛。 我會更忠實地為她做些小事情,來讓我的孩子了解我對他母親的愛。真愛是可見的,就像為她開車門、為她拉椅子好坐下、在特別日子送她小禮物、離家在外時寫些充滿愛意的信給她,都可表現特別的體貼。並且我也會把讚美她、充滿愛意的話語輕輕地傳入孩子的耳中。 我現在比任何時候更了解,當孩子看見父母親之間有一個充滿愛的親密關係時,他的愛心會擴大,他會去思考及創造人生中最大的喜悅和歡樂,我深信,大概沒有其他事物會比讓孩子感覺到及看到父母之間的愛,更能使快樂、平安在孩子內心裏沸騰。 現在我也知道,父母親對彼此之間的愛,與小孩子的服從、愛心和給予關懷,這二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會多和孩子們一同歡笑 如果我要重新開始我的家庭,我會多笑一些。是的、我會多和孩子們一同歡笑。奧斯卡懷德曾這麼寫過:「要孩子們做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們快樂。」 我記得我和孩子們歡笑的時刻,是在他們為家人演出幽默短劇時、在他們分享學校裏發生的趣事,當我被他們的詭計戲弄、被他們那些詭異的問題難倒時。我清楚地記得,當我和他們一同歡笑,加入他們在草坪上或客廳地板上的特技表演時,他們所發出的興奮尖叫。我記得多年後,當他們談到家中曾發生的有趣經驗時,那使我知道這些快樂的回憶仍在他們腦海中,而也就是這些快樂的經驗,使我們現在仍維繫著親密的關係。 我仍記得當我們旅行時在車裏的歡笑。當我們輕鬆到能夠大笑時,我幾乎完全不須要去責罵孩子們。我記得有次我們旅遊行經內布拉斯加州,當時氣溫是華氏一百度。在一個小但美麗的瀑布旁,我們停下來吃午餐。午餐後、孩子們紛紛涉進河流裏玩,他們逐漸走近瀑布,終於,其中一個在瀑布附近滑倒,掉入水中,我們都開懷大笑。他的衣服濕得可擰出水來。接著另一個也冒險前進,他的衣服也濕透了。我們又笑了。最後所有的孩子都坐到瀑布底下,讓那又冷又潔淨的水傾流在身上。而多年後的今天,那一幕快樂的回憶仍令人追憶不已。 所以如果我能重新開始我的家庭,我會對我自己、我的過失及失敗一笑置之。生命中會有這麼多的緊張,尤其是在家庭中,都是由於我們自己太嚴肅而引起的,那導致我們在感情上極易受到傷害。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譴責。 在敵對中長大的孩子, 常懷暴力。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 畏首畏尾。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 總覺有罪。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 滿懷信心。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 懂得感激。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 處事公正。 在安全中長大的孩子, 有信賴感。 在讚許中長大的孩子, 喜愛自己。 在被人接納和友誼中長大的孩子, 懂得愛人。 --陶樂詩羅諾爾特(Dorothy Law Nolte) * * * * * * * * 每星期你所灌輸在你孩子身上的,也就等於是投資更多在永恆中,因為孩子們是永存的!這些永恆的生命,將會存活到永遠,因此你灌輸在他們身上的每件事都會是非常重要的! * * * * * * * * 一位成功的年輕律師說: 「我生平曾得到的最大禮物,就是在一個聖誕節爸爸送給我的一個小盒子。裡面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兒子,今年我要送給你三百六十五小時,也就是每天晚飯後我們共處一小時。那時間完全屬於你,我們可以談論你想要談論的事、去你想要去的地方、玩你想要玩的。那會是屬於你的一小時!』」 「我爸爸不但遵守諾言,」他說:「而且他每年都做同樣的許諾-這就是我生平得到的最大禮物。我今天有此成就,全歸功於他與我所花的時間。」 * * * * * * * * 你要留名青史嗎? 那麼留名於 孩子的心中。 他們會記得! 你懷著建立一個 更美善快樂的世界的展望嗎? 告訴孩子吧! 他們會為你建造。 * * * * * * * * 孩子的言語,就有如富想像力、純真和坦白誠實的詩一般。在一個家庭裡,他們許多偶而說出的話語,都是些非常重要的愛之詩。有一次,當我們正與一位客人坐在客廳談話時,我的小女兒走過來坐在我身邊輕聲地說:「妳有時候,是否也能,微笑地看著我、對我說話呢?」這是一個孩童貢獻給世界的永恆愛之詩的一個範例。--瑞琪兒派頓(Rachel Peden) * * * * * * * * 教養孩子需要花時間、耐心、了解之心和許多真愛。 * * * * * * * * 孩子們很少會懷恨,這是是他們與大人之間的分別。他們像哈巴狗一樣,很少會懷恨在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就像生病一樣,如果不是過分不公平的話,過後他們就會忘記了。做父母的體會到,當一個孩子受到處罰或責罵以後,他們會對大人怒目相看或哭個不停,而使大人覺得像是一位專制暴君一樣;但是在半小時以後,當大人心裡仍然在被發生的事件所困擾時,孩子卻可能會衝進房裡,熱情的用雙臂摟著大人的頸項大喊:「我愛你!」--菲力斯麥根尼 艾比布萊爾
艾比布萊爾在1960年代時是位志工。她當時曾經手承辦一次令她永生難忘的領養過程。就讓艾比來述說她的故事吧: 我記得我第一次見到佛萊迪的時候。暫時撫養他的養母帶他到我工作的領養機構,好讓我認識他,替他找正式的養父母。他站在幼兒的安全遊戲床裡,對我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心想,多麼美麗的孩子啊。 他的養母將他抱起,說:「妳能替佛萊迪找一個家嗎?」 這時我才看見,佛萊迪是沒有雙臂的。 「他好聰明,才十個月大就會走、會說話了。」她吻了孩子一下,說:「來,說『書本』給布萊爾太太聽。」 佛萊迪向我露齒微笑,接著把頭埋在養母的肩上。「佛萊迪,不可以這樣呦,」她說:「他其實非常友善。」又接著說:「他其實是個非常、非常好的孩子。」 佛萊迪讓我想起我兒子小時的模樣,他們都有一頭濃密的深色捲髮,和一對褐色的眼睛。 「你不會忘記他吧?布萊爾太太!你會努力去找吧?」 「我不會忘記的。」 我上樓拿出一張新的「領養困難」的表格來填寫。 佛萊迪是一個十個月大的英法混血兒,背景是基督教。他有褐色的眼睛,深咖啡色的頭髮,和細嫩的白色肌膚。除了生來缺少雙臂之外,他很健康。他的養母認為他的心智出類拔萃,他已經能夠走路,並會說幾個單字了。佛萊迪是個被生母拋棄、天性溫和又友善的孩子,現在正等待著被領養。 他已準備好了,我想,但有誰準備好來領養他呢? 那是個宜人的仲夏早晨。十點鐘左右,領養機構裡已經到處都是想要領養孩子的夫婦們,他們或是在面談,或是在和孩子們見面,一個個的家庭就此而誕生。這些夫婦不約而同地都有著同樣的夢想:他們要一個最像自己的小孩,年紀越小越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 「如果我們收養他之後,他才有了問題,」他們說:「這就跟所有其他父母一樣,是必須承擔的風險。但要我們收養一個已經有毛病的孩子,那就太過份了。」 誰能怪他們呢? 我不是唯一替佛萊迪找父母的人。每一個遇見一對新夫婦的志工都抱著希望:也許他們是佛萊迪的未來父母。但夏去秋來,佛萊迪和我們渡過他的第一個生日。 「佛萊迪長…大了,」佛萊迪笑著說:「長…大了!」 然後我找到了他們。 事情總是這樣開始的,那就是在我的檔案夾裡出現一份客觀的紀錄、一個新案子、一項新的「家庭調查」,一對想要小孩的夫妻。他們是法蘭西絲和艾德華皮爾森。她41歲,他45歲。她是個家庭主婦,他是個卡車司機。 我去拜訪他們。他們住在一棟白色的小屋子裡,屋外則是一個充滿陽光和老樹的大庭院。他們緊張不安、一臉急切地在門口迎接我。 皮爾森太太拿出熱騰騰的咖啡和剛出爐的餅乾來招待我。他們手握著手,緊靠著彼此地坐在我對面的沙發上。過了一會兒,皮爾森太太說:「今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十八年了。」 「很棒的十八年。」皮爾森先生看著他的妻子,「只是…」 「是啊,」她說,「只是。永遠都是『只是』。」她環顧一塵不染的房間。「太乾淨了,」她說:「你懂嗎?」 我想到我那間有三個孩子的客廳。他們現在都是青少年了。「是的,我懂。」我說。 「也許我們太老了?」 我微笑道:「我不這麼想。」 「我們也不覺得。」 「我們總是覺得如果不是這個月,就會是下個月,」皮爾森先生說:「調查。測試。各式各樣的玩意兒,一再又一再地重複。但我們從來沒有得到任何消息,所以只是不斷希望下去,然後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在這之前,我們已嘗試過要領養,」皮爾森先生說:「一個領養機構說我們的公寓太小,所以我們買了這棟房子。另一個領養機構說我的收入不夠。我們本來決定就此算了,但有個朋友提起你,所以我們決定再試最後一次。」 「我很慶幸。」我說。 皮爾森太太驕傲地看著她的先生,「我們能有選擇空間嗎?」她問:「可以給我先生一個男孩嗎?」 「我們會嘗試找個男孩,」我說:「怎麼樣的男孩?」 皮爾森太太大笑著說:「有多少種男孩?男孩子就是男孩子。我的先生喜愛運動,他在高中踢過足球--還有籃球跟田徑。一個男孩很適合他。」 皮爾森先生看著我說:「我知道妳不能確切地告訴我們,」他說:「但妳多快能給我們消息呢?我們已經等了好久了。」 我猶豫了。每次都是這個問題。 「也許是明年夏天,」皮爾森太太說:「我們可以帶他去海邊。」 「那麼久?」皮爾森先生說:「難道你沒有任何人選嗎?你們總一定會有個小男孩吧。」 「當然,」他停頓了一下,然後說:「我們沒法像其他人那樣給他那麼多東西。我們沒有什麼積蓄。」 「我們有很多的愛,」皮爾森太太說:「愛,我們存了很多。」 「嗯,」我謹慎地說:「有這麼一個小男孩,他十三個月大。」 「哦,」皮爾森太太說:「正是最迷人的年齡。」 「我有他的照片,」我從皮包中拿出佛萊迪的照片,並遞給他們看。 「他是個很棒的小男孩,」我說:「可是他生來就沒有手臂。」 他們一言不發、仔細地看著照片。然後他看著她說:「法蘭,妳覺得如何?」 「兒童足球,」皮爾森太太說:「你可以教他踢球。」 「體育不是那麼重要,」皮爾森先生說:「他可以學習用他的頭腦。沒有手臂不是問題,但沒有頭腦就什麼也不行了。他可以上大學。我們會存足夠的錢。」 「男孩子就是男孩子,」皮爾森太太堅持說:「他需要玩耍。你可以教他。」 「我會教他的。手臂不是一切,或許我們可以幫他弄來一雙。」 他們已經把我忘在一旁了。但我想也許皮爾森先生是對的,也許到了某個時候,佛萊迪可以裝義肢。因為在他本來應該有手臂的地方長有關節點。 「那麼,你們或許想看看他嗎?」 他們抬起頭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擁有他?」 「你們認為你們可能會想要他嗎?」 皮爾森太太看著我,「可能?」她說:「可能?」 「我們要他。」她的先生說。 皮爾森太太目光回到照片上。「你一直在等我們,」她說:「對吧?」 「他的名字叫佛萊迪,」我說:「但你可以改名。」 「不用,」皮爾森先生說:「佛萊迪皮爾森,聽起來很順。」 事情就這麼講妥了。 當然,接下來是一些例行的手續程序,而等到領養的日子到來,街道上已掛滿了聖誕彩燈和花環。 我在候客室和皮爾森夫婦見面,他們兩人身上都有飄落的雪花。 「你們的兒子已經在等你們了,」我告訴他們,「我們上樓去,讓我帶你們去見他。」 「我好緊張,」皮爾森太太說,「萬一他不喜歡我們呢?」 我用手按著她的肩膀說:「我去帶他下來。」 佛萊迪的養母讓他穿了一套全新的白色西服,領口處綴有冬青和紅莓的裝飾。他濃密深色的捲髮閃耀著光芒。 「要回家了。」當養母將他交到我的懷中時,佛萊迪微笑著跟我說。 「我已經跟他說了,」她說:「我跟他說他要回新家了。」 她淚眼濛濛的吻了他。 「再見,親愛的。要做個好孩子。」 「好孩子,」佛萊迪歡喜地說:「要回家了。」 我抱著他到皮爾森夫婦等候的小房間。到了那裡,我把他放下來,並打開了門。 「聖誕快樂!」我說。 佛萊迪遲疑地站著,身體微微晃動,專心地打量著眼前的兩人。他們瞬間就接納了他。 皮爾森先生單膝跪下,「佛萊迪,」他說:「來這裡。來爸爸這裡。」 佛萊迪回頭看了我一會兒。然後他轉身往他們慢慢走去。他們伸出雙臂,將他摟入懷中。 *** 我們都希望被愛,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希望找到歡迎我們的雙臂。當然,其中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這取決於我們有多少可取之處。如果我們長得漂亮,如果我們做該做的事,如果我們達到某人的期望,如果、如果、如果,那麼或許他們就會愛我們。 但有一種獨特的愛。這種「愛你本來的模樣」的愛說我們不需要長得漂亮,我們不需要說對話,我們不需要到正確的地方去,我們不需要擁有金錢或權力。我們只須身為本來的模樣就會被愛。 艾比布萊爾的故事摘自「讀者文摘」。 我請我的四個孩子說出對父母作為的建議與評語,有那些覺得是有效的,那些是無效的。 1. 不予說明的否決:孩子們認為我們最大的缺點,便是太常在否決時沒有加以說明理由,只是說:「因為我這麼說,所以你就這麼做。」如果我們有機會重來一次,一定要盡量改變作法。 2. 外出次數太少:孩子們對於全家一同外出的次數太少感到失望,他們特別提到喜歡全家一同多去郊遊、觀賞球賽(例如棒球、足球……)或露營等。 3. 處罰不夠:孩子們沒有做好一些我們規定他們做的家事時,我們常常並沒有處罰他們的錯誤。 4. 太少職責:孩子們全都認為,如果他們在家庭方面擔當更多的責任,會有更多成長機會,也更能為未來生命有更充足的準備。 我們正確的作為:我們很高興的是,孩子認為我們正確作為的項目,遠遠超過他們認為我們的不佳作為。 1. 教導絕對的對錯價值觀:比如說,如果孩子們不想和某個打電話或來訪的客人說話,我們絕對不會替他們扯謊說不在等等。 2. 不用不當的語言:孩子都覺得我們不允許他們用,自己也不用,諸如笨、蠢、討厭、惡心的字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們也從沒聽過我們說出咒詛人或淫穢的字眼。 3. 教孩子禮貌應對:教導孩子對長輩(包括對父母)要有禮貌的回應,如「是的,先生」、「是的,女士」,並且常說「請」和「謝謝」。這對他們都很有幫助。 4. 堅持個人的責任:二女兒辛蒂特別感激我們,能使得她總是對做家課和守時有責任感,及在大一結束時,可自己抉擇主修方向。 5. 花時間傾聽:大女兒舒珊特別感謝我們總願花時間,在她想談話或需要談話的時候,與她聊聊。 6. 沒有偏袒:孩子們都喜歡我們對待每個孩子一律平等,沒有任何偏袒。這是他們列單上其中一個首要項目。 7. 公開流露愛與情感:孩子們同感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我們夫妻彼此所公開流露的愛與情感,讓他們覺得父母互愛互重而帶來安全與舒適之感。 實際而言,在一切我們做得對的作為中,我們那對孩子完整而無條件的愛,才是至為重要的。在這個地球上,愛的的確是最大的力量,使人向善,及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孩子! Image courtesy of Stuart Miles/freedigitalphotos.net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