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達布遜寫
從出生到七個月大:一個小孩到了六個月大時,他應該已能從父母偶而用手掌打他們的管教中得到益處(通常打在手上),因為他做了你叫他別做的事。在這年紀,他們大部份時候都可以了解「不」的含意,即使他們並不了解實際的原因為何。例如:如果他扯下你的眼鏡,雖然他可能不了解為何不可以這麼做的理由--像是眼鏡會破等等,--可是他能了解「不可以」,並且了解如果他違抗你的話,就是不聽話。但是為了換孩子尿布時他動來動去或半夜裏哭泣這些原因,而責打一個六個月大的幼兒是項嚴重的錯誤。在這幼年時期,最主要的事是,他須要被抱、被愛,而最重要的是,他須要聽到那撫慰的人聲。在他餓了時餵他,保持他乾爽、清潔和溫暖。 在另一方面,如果他每次輕輕哭一聲,你就急忙去抱起他的話,你有可能會教養出一個愛哭鬧、過份要求的嬰兒。嬰兒可以很容易學到操縱父母的技巧,那就是經由一個叫做「行為控制」的過程,任何會帶來令人愉悅後果的行為,他們都會重覆再做。因此,一個健康的嬰兒藉著用些力氣將喉頭裏空氣往上推來發聲,能夠使他的媽媽整天(或整夜)十二個小時在他的育嬰室裏忙碌不堪。為了避免這種結果,你要給予你的嬰兒所需的注意力,但同時也要小心不要把他養成一個小暴君,明白如何處理這種情形是很重要的。 那個過份要求的暴君將會長大成為一個會思考、有愛心、具有永恒靈魂,並且在造物主心中具一席之地的人類。對於那些筋疲力竭,不堪其煩的新任母親,我要說的是:「繼續努力下去!妳正在從事這宇宙中最重要的使命!」 八個月到十四個月大:很多小孩在這年齡層會開始向父母的權威挑戰,一足歲時,這些正面的衝突尚算輕微,並不常見,然而未來掙扎的起端已可預見。 確定你所訂的規定或處罰判決是由聖靈所引導的,並且不會太難遵守或太嚴,也不是在震怒或未經祈禱的情形下所做的。 父母該如何管教一歲大的小孩呢?要非常小心和溫和!這個年紀小孩的注意力極容易被人引開,與其從他手中強奪下一個磁杯子,倒不如拿其它顏色鮮亮的東西給他看,然後你必須準備好接住他丟下來的杯子。當不可避免的衝突發生時,你必須以堅定一致的態度來贏得他們,而打手心則是最後的管教方式。再次強調,別害怕小孩子的眼淚,這可能成為他們對付午睡、上床時間、洗澡的有利武器。我們要有勇氣來帶領小孩子,但小心不要以粗暴、嚴厲、看輕他們的態度來這麼做。 十五個月到二歲大:據說整個人類可廣泛地區分成二大類別:一種是對人生中各種提案投「贊成票」的人,另一種是傾向投「反對票」的人。我很有自信地告訴你,世界各地學走路的幼兒們必定是投反對票的。如果有一個字可以代表十五個月到二歲大這段年紀的特色,那就是「不!」不要,他不要吃麥片粥。不要!他不要玩他的玩具。不要,他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想上床睡覺。 讓我做幾個管教上的建議,我希望這些建議可舒緩一些由這年紀幼兒所帶來的緊張。然而我必須先說,在這段不穩定時期,這種負面特性是正常而健康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個一歲半幼兒表現得像五歲大的孩子一樣。 首先,為了很明顯的理由,當有可能時,由父親來幫助和參與管教的過程是極為重要的。 有關對於個性倔強幼兒的具體管教,輕微的責打可從孩子十五個月至一歲半大之間開始。但不應該是經常性的,並且必須等到他們故意違抗時才用。 打得痛是必須的嗎?是的,否則就毫無影響力了。一巴掌打在包著三層濕尿布的小屁股上,當然是無法表達其緊要訊息的。然而,少量的痛對一個年幼的孩童卻極具效力,當然,鞭打或痛打他是絕對不必要的,打在腿上或屁股上兩三下會使他稍為疼痛的巴掌,就已足夠強調「你必須服從我」這個重點了。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在犯錯行為發生後馬上處罰,不然就不要處罰。一個不到兩歲幼兒的記憶力範圍是有限的,你不能延遲十分鐘後再來執行處罰。然後,在處罰結束,淚水漸止之後,你的孩子可能想被擁抱,以確定父母仍然愛他。無論如何,一定要讓他這麼做,你要充滿愛地用雙臂擁抱他,讓他體會到那份安全感。輕輕地搖他,告訴他你有多麼愛他,和他為什麼必須「照爸爸說的去做」。這一刻會是一整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要請父母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幼兒在學習發展過程中自然而必須的行為而處罰幼兒。譬如說,他們對所處環境的探討,那在對刺激他們的智能來說,是極重要的。譬如說,同樣一個水晶飾品,你我身為成年人的,會僅藉著從視覺的檢測來獲得想要得到的資訊,而幼兒卻會拿起它,嘗嘗看,聞一聞,在空中搖一搖,在牆上撞撞看,往遠處丟去,然後聽聽看它跌得粉碎時所發出的美好聲音。藉此過程,他學了很多有關地心引力,粗和光滑的表面有何不同,玻璃的易碎性,還有母親那令人吃驚的忿怒。 難道說我是在提議應該任由小孩子去摧毀一個家庭和家中的所有物嗎?不是的,但是,期望一個好奇心強的小孩子不摸任何東西也是不對的。父母應當移開那些易碎或是特別具危險性的物品。
0 Comments
童年一生只有一次,而那段期間正是構成人格的時期。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們機會去發掘才能,建立持續一生的身體、心智及靈性上的健全習慣;或我們可以因忙碌而錯過了這個寶貴時期,因為我們不清楚自己生命中的優先重要事情是什麼,或讓孩子們花太多時間在沒有互動的消遣上。
*** 孩子們需要活動,他們需要從其他方面、而不只是影片,來獲取知識體驗。很可悲的一件事是,這個年代的孩子已越來越少做活動。他們的生活需要平衡,即使那意味你要限制他們每日及每星期看電視或玩電腦的時間。雖然在許多方面,這個社會就是在朝這個方向走,但你要記得,孩子在小時候從你身上所學到的事,將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 學齡前的孩子,使我們聯想起午睡、在沙箱子裡玩耍及學習怎麼算數的時代。但在今日這個年代,小手指頭在鍵盤上打字及按滑鼠,也被認為是早期教育的一種經歷。 然而反對者則說,太早讓孩子們接觸電腦,會混淆他們心智上的重要技能,如聆聽、專心及集中精神等等。一位教育學家相信,使用電腦能改變一個孩子腦力上的成長。 「孩子玩電腦時,不能像玩平常遊戲時那樣運用腦力及身體。」教育心理學及作者珍.何麗這麼說。何麗說:孩子們學習接球、丟球及攀爬,比操作一個電腦滑鼠還重要。讓孩子學習去表達自己及有創意地玩,比玩電腦較為重要。她說:例如,用衣夾自己動手做洋娃娃,比按滑鼠在螢幕上選擇洋娃娃的頭髮顏色,更能訓練他們變得心靈手巧。 「孩子們本來就很渴望學習,而不是等待下一個螢幕的出現,」何麗說。「孩子們需要用自己的腦力去想像,而不是使用那些已準備好的電腦圖像。」 何麗說:孩子在學齡前學習如何和他人和睦相處,是很重要的,若孩子老是「盯著螢幕看」,就花少一點時間學習和別人好好相處、說話及表達自己了。(摘自凱蒂汀在《有線雜誌》(Wired magazine)裡刊登的文章) 一所日間托兒所進行了一項簡單的實驗,結果讓父母們大為震驚。 當一個二至五歲大孩童的幼兒班,觀看公眾電視慈祥的紫色恐龍「班尼」節目時,他們隨著節目一起唱歌、操行、手拉著手,一起歡笑。 第二天,同一班孩子觀看好鬥少年復仇片《金剛戰士》(Power Rangers)。不到幾分鐘,他們就相互施展空手道和腿功。 「儘管這些電視節目的目的不是要教孩子們這樣做,但是我們的孩子在學習這麼做,因為他們總是在學習,」負責執行這次實驗「美國國家媒體及家庭學會」的大衛·沃爾施(David Walsh)這麼說。 根據「美國電視暴力研究」之報告,自1994年以來,無論是普通電視台還是有線電視網路,在黃金時間裏播放的暴力節目的情形一直在增加。這份研究報告還結論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暴力還被美化,使有迷惑力,加以淨化,並被描繪得毫無負面後果,這種作法對孩子們造成了嚴重的危險。 在美國聖巴拉拉市加州大學進行這項研究的戴爾·康克爾(Dale Kunkel)說:「這些模式在教導孩子們,暴力行為是使人嚮往、必要的,並且是毫無痛苦的。」 ***** 孩子會模仿他們看見與聽到的事,而且似乎有模仿負面行為的強烈傾向。特別是年幼的小孩,不總是能夠分辨好與壞之間的區別。尤其是那些壞行為又以那麼容易使人羨慕,那麼「好」的方式演出,而且裡面的角色似乎都那麼英俊或美麗、富裕、受歡迎、比大人更聰明,可隨心所欲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時,就更難讓年幼的小孩分辨了。 孩子在孩童時期就會開始養成一輩子的價值觀,而做父母的有責任去帶領指導那個過程。父母若讓孩子看任何他們想看的節目,卻沒有負起督導的責任,或解釋什麼是可接受、文明的行為的話,那父母們就失責了。這個原則也適用於那些所謂兒童節目,及甚至有教育性質的節目。 即使一部電影或電視節目被評為適合孩童觀賞,但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對你的孩子有益。父母親個人需要負起做那個決定的責任。他們也有責任避免讓孩子看負面性的節目,他們可以一開始就不讓孩子看那種節目,或是向他們解釋為什麼那些行為是壞而不該模仿的原因。 你若身為父母,就需要好好看一看外面世界所充斥的是什麼,並決定你是否想要你的孩子也成為那個樣子。因為他們未來會成為的模樣,取決於他們今日所看到、聽到及模仿的一切。 - 大衛·布蘭特·博格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