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喜•杜麗 有些時候,日子過得似乎好像很神奇──事事順利。我嘗試新的點子,我曾花費好幾小時完成的各個差事,結果都頗有回報。然而,還有些日子,終日似乎事事無成。沒錯,孩子們都吃飽了、穿妥了,他們也做了在家中學習的活動,又到公園去玩耍等等,但我仍然感覺不夠。我希望能從冗長的待辦事項清單中,劃掉幾件事情。我希望自己能說,我曾有極大的進展。然而,事情正相反,我覺得自己在生活許多方面都更為落後了。 幾個月前,在漫長的一天就要結束時,我仍有許多事情要做,問題堆積的速度,超過被解決的速度,我努力想擺脫灰心喪氣的情緒。然後我走進浴室,發現兩歲的派崔克把洗臉槽裝滿了水,給他毛絨絨的鴨嘴獸玩偶洗了澡,結果把小蘇打粉撒得整個洗臉槽都是(平時我用小蘇打粉來清洗浴缸)。 我可不需要更多要清理的髒亂場面,但那看來的確很可愛好笑,我不禁笑了。我心想:「即使我無法完成其它目標,至少鴨嘴獸是乾淨的!」 之後,當我看到孩子們開心、舒適地躺在床上,等著他們的睡前故事時,我決定要改變所謂「好日子」和「有所成就」的標準了。 現在我有一個新的列單,看看我能「完成」多少。 • 我今天有幫助孩子們微笑嗎? • 事情不順利時,我有耐心嗎? • 我有沒有讓每個孩子都知道我愛他/她呢? • 我願意幫助、傾聽和鼓勵他人,即使我不能「有所成就」也好嗎? • 當我感到神經緊繃、快受不了時,我還會歡笑嗎?我會選擇對事情處之泰然嗎? 明天又是另一天。要辦理的事情遲早都會完成的。埋頭苦幹慢慢來,深呼吸,微笑。埋頭苦幹慢慢來,深呼吸,微笑。最終,我們會達成目標的,不論「那目標」實際上是否本該存在也好。 喬喜•杜麗是一位住在澳洲的兒童勵志讀物作家和孩童照顧者,她也是一位從事全職在家教育的母親。請瀏覽她的網站:www.nurture-inspire-teach.com. Courtesy of Activated magazine. Used with permission. Photo by Kate Henderson/Flickr.
0 Comments
你可以製造一些情形,使自己與孩子們更為親近,例如,陪他們到喜歡去的地方,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等。 或許有些事,他們不願和你一起做,因為他們怕會被朋友嘲笑。在這種情況下,有時你可以只當他們和他們的朋友的私人司機,載他們到不同地方去。這樣的話,你至少還可以和他們在一起。或許他們在某個晚上可以邀請一大堆朋友到家裏來,或在家裏過夜,那樣,你仍是與他們在一起。 尋找一些可以使你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辦法。這可能意味著雙方都要作些改變。但是只要你去努力,我就可以把你們連結的辦法告訴你。你們可以透過從事一項共同活動使你們聯繫在一起,例如一起做木工、縫紉或烹調,一起照顧小寵物、花園。 假如為人父母者能多知道一點孩子們的事,那麼和年輕一代的溝通問題就不會太複雜了。我發現,想知道青少年在做些什麼,其中一個辦法,就是為他們開車。要保持沈默,出發幾分鐘之後,你就會被遺忘,他們的談話也就開始了。你好像已不存在,有如一個自動駕駛儀。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侵犯隱私權,不過它確實很有效。──來自一位青少年的母親的建議。 探索傾聽的藝術 聽孩子們傾訴是幫助他們的一種主要方式。要學會真正去傾聽。當你問過「今天在學校好不好?」之後,要停下來,聽他說這一天內發生的事。當他們把問題告訴你之後,也不一定非得評論一番才行。與其隨意給個評論,倒不如花點時間去思考一下,或者禱告一下,以便尋找解決的辦法。最主要的乃是做一個好聽眾,有傾聽的耳朵,並給予愛、鼓勵和支持。 有人問一些青少年:「你們怎麼會知道父母不在聽你們說話的呢?」他們提出了以下的一些答案:「他們不看著我。」「我說話的時候,他們在讀報紙。」「他們仍一直在吸地板或煮飯,還說:『說啊!我在聽。』」 人們又問:「你們怎麼知道他們在聽你們說話呢?」大部分孩子都回答:「假如我在說話的時候,他們停下手中的事,就證明他們在聽。」 一位父親的心得 下面這一段,是一位父親發現了如何與他的青少年溝通的秘訣: 過去的幾個月裏,我們和兒子之間的關係有了突破。這其中的秘訣就是運動。每天花大約一小時時間一起踢足球,這項活動幫他渡過了生命中的一段艱難時期。提姆十四歲,是個精力旺盛的男孩子,他也惹過不少麻煩。 看到從前那麼乖的孩子變得似乎很糟糕時,我和妻子都感到震驚,並意識到需要趕快採取行動才行。我們決定與孩子們多花些個別的時間。我特別注意提姆,而妻子則花更多的時間和十七歲的女兒在一起。 提姆比較容易以攻擊性的競爭表現,來發洩他的怒氣和受挫感。他很輸不起,因此他很難相處。在其他方面他也靠不住,一些家庭雜務也都是做得有頭無尾的。我們一直在督促著他。一開始,我們好像根本就不可能改變他。對於我和我的妻子來說,他已經關上了他的心門。我們迫切地想找到打開他心門的鑰匙,和一些小小的共同點,以便開始建立美好的關係。 提姆似乎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踢足球,但他並沒有參加足球隊。因為他很難與人相處,因此對於他是否應該多踢些足球,我也感到很矛盾。最後,懷著能和他更親近的希望,我決定進入他的生活,每天和他一起踢足球。通過這種小小的溝通和積極的參與,讓我驚奇的是,提姆很快的改變了,並敞開了心靈。不久,其他人也都說,提姆變了很多,他變得外向、容易溝通、自信、風趣和易於相處。(坦誠地說,我整個人也覺得更健康快樂了。到戶外參加一些活躍的運動,不僅耗盡青少年多餘的精力,它同時也為作父母的解除挫折感。)照原來那樣,他最後只會變成一個終日看電視的人,或一個孤僻的電腦迷,或和別人打架,或想想下次該做點什麼頑皮事的人。毫無疑問地,這改變了提姆的人生方向。 Image courtesy of coolinsights via Flickr. Text excerpted from "Parenteening", by Derek and Michelle Brooks. © Aurora Productions.
一位美國商人站在墨西哥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這時,剛好一個漁夫把一艘小船停泊到碼頭,船裏有好幾條又肥又大的黃鰭鮪魚。美國商人嘖嘖稱讚魚的質量,並問那位漁夫花了多久時間釣到這些魚。
那位墨西哥人回答說:「只花了一點兒時間。」 美國人問他爲什麽不在海上多待上一會兒,可以捕到更多的魚。那位漁夫說這些魚已經足夠全家的即時所需了。 美國商人又問漁夫說:「那麼,你用剩下來的時間做些什麽呢?」 漁夫說:「我睡得很晚,釣點魚,和我的孩子玩耍,和我太太瑪利亞一起睡個午覺。我每天晚上都會散步到村子裏去,和朋友們一起喝酒,彈吉他。我的生活相當充實而繁忙,先生。」 美國人嘲笑著說:「我是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我可以幫助你。你應當花更多的時間去捕魚,用得來的利潤,買一條大船。然後靠著大船捕魚得到的利潤,你能夠再多買幾條船。到最後,你將會擁有一支捕魚船隊。你不用再把魚賣給中間商人,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商,最後開設自己的罐頭加工廠。你將可以控制生産、加工和銷售。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去,然後再遷到洛杉嘰,最後搬到紐約。你將可以在那兒經營你已經擴大了的事業。」 那個漁夫問:「但是先生,這麼做得花多長時間?」 「十五或二十年。」 「然後又會怎樣呢?先生。」 美國人大笑起來,說:「那是生活中最好的部分。到了合適的時候,你就公開出售自己公司的股份,變得非常的富有。你將會成爲百萬富翁。」 「百萬富翁?先生。那麽之後又會怎樣呢?」 美國人說:「之後,你就可以退休,搬到一個小漁村去住。在那兒,你可以睡得很晚,釣一會兒魚,和孫子們玩耍,和你的妻子瑪利亞一起睡午覺,晚上到村子裏去和朋友們一起喝喝酒,彈吉他。」 --羅斯坎培爾博士寫 根基 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也應當表現在所有愛的關係中。無條件的愛就是與孩子建立穩固關係的根基。唯有這種愛的關係方能保證孩子成長達到極點,並發揮完全的潛力。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是「無論如何」都愛這個孩子,不管這孩子長得如何,他的天賦、缺陷或甚至於殘障也好,不論我們對他的期望如何,而最困難做到的是,不管他所做所為如何。當然,這並非意謂著我們總是會喜歡他的行為。「無條件的愛」是指甚至在我們憎惡孩子的惡行時,我們仍然愛他。 我多麼希望我能說:「無論在什麼情形下,不管我的孩子們的行為如何,我都愛他們。」但是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我無法到做。然而,至少我會嘗試達到無條件的愛他們的那個美妙目標。我以不斷提醒自己以下的事實之方法,來這樣做: (1) 他們是孩子。 (2) 他們所做所為是孩子的行為。 (3) 許多孩子氣的行為令人不悅。 (4) 若是我不計較他們孩子氣的行為,而盡為人父母的責任,並且愛他,他們也將會成熟並且放棄孩子氣的行為。 (5) 如果我只在他們使我快樂時愛他們(有條件的愛),只在這樣的時間,向他們表達我的愛時,他們不會感覺這是真摯的愛。這結果會使他們覺得不安全,會損害他們的自我形像,實際上也阻礙他們有更好的自治能力和更成熟的行為。因此,對於他們的行為和發展,我與他們負有相同的責任。 (6) 若是我無條件的愛他們,他們對自己便感到滿意和舒暢。當他們長大成人時,便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以及行為。 (7) 假如我只在他們滿足我的要求或期望時才愛他們,他們會覺得沒有能力。他們會相信盡力而為是沒有什麼結果的,因為我的要求是無止境的。沒有安全感、焦慮和沒有自我價值觀會煩擾他們,同時這些也在他們的情感和行為成長方面,成為持續性的障礙。我再次強調,在他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與他們的責任各佔其半。 Image Copyright (c) 123RF Stock Photos 撒母耳•基廷 我和太太原本計畫和幾個朋友及家人,為女兒奧德莉的第一個生日,在家裡開個小型慶祝會;結果我們却在她外公外婆經營的餐廳裡,舉辦了一場以杯形糕餅為主題的盛會。無可否認地,這麼做或許是為了讓其他每個人都開心。奧德莉被人安穩地抱著,在大部分時間裡,小心翼翼地觀察生日會的整個過程。後來,儘管(或是因為)有那麼多人鼓勵她那麼做,她斷然拒絕擺姿勢、和她那一根生日蠟燭合照。 人們經常提到時光飛逝,我也認為的確如此。或許是因為我正在變老的緣故吧。在我孩提時候,每日、每週和每個月(更不要提每年)的時光,似乎過得那麼緩慢。但現在看來,我第一次見到奧德莉就像是在幾週前才發生的事情。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一天。當時我看著護士第一次給奧德莉洗澡,然後她第一次在我的懷裡睡著,由此而生的那些最初印象和感情我都歷歷在目。 在她出生前,我常聽見一些父母親們說到養育孩子的喜樂,但我自己無法確信。我相信那些父母們真的以為他們是快樂的,但我不理解他們是如何能快樂的。他們的生活難道不會變得比以前更有壓力、更疲憊和更忙亂了嗎?他們自己的空閒時間豈不是變得更少了嗎?如果他們的孩子翻倒一碟食物,豈不會讓他們感到很尷尬嗎?當他們已經很累時,孩子的哭鬧豈不會讓他們更疲憊不堪嗎?當孩子很黏人或再三不聽話時,難道不會讓他們氣惱嗎?我確定我一定會是這樣的。雖然我很喜歡在別人孩子的四周,但我更看重自己的時間和安逸舒適,以致不想要有自己的孩子。 然而,現在我無法想像沒有奧德莉的生活。她的每個微笑、每個宏亮的笑聲、每個新發現、每次學會玩一個新玩具、每次學會模仿不同動物的鳴叫聲,都讓我感覺無比的幸福和感恩,因為我的生命裡有了她。她最新的發現是︰當她要我同她玩耍或是讀書給她聽時,得到我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發出刺耳的一聲尖叫。但即使如此,我還是那麼愛她,她帶給我的快樂絲毫不減。 Article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Image courtesy of arztsamui at FreeDigitalPhotos.net 松岡昭雄 「生活是那麼忙碌,讓我沒有時間去思考。」在我探望安寧病房時,一位四十多歲、身患絕症的女士這麼告訴我:「躺在這裡時,我才忽然領悟到,我幾乎不了解我的先生、孩子們,還有與我們一起生活的婆婆。我忙著照顧他們——購物、煮飯、為他們洗衣服、打掃屋子、輔導孩子功課,然而我卻不能說,我真的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經歷什麼。我上次與他們中任何一個深談是什麼時候,我都記不起來了。」 我最近參加一個研習會,在會上聽到類似的哀嘆。主講人結束發言,並開始一段自由問答時間。某大公司前任總裁——一名退休的老年男士站起來,對在座的一百多人說︰「我今年七十歲了,目前健康狀態良好,前不久退休,領有一筆可觀的退休金。我正期盼終於可以放鬆、與家人共度時光;但昨天,我的太太卻要和我離婚。我一輩子都在勤奮工作,為了我所愛的家人。我做錯了什麼呢?為什麼我的生命會變成這樣呢?」 我常常聽到人們說,為了想讓自己所愛的人幸福快樂,因此他們必須非常辛苦地長時間工作。不幸的是,他們越成功,就越忙,越少有時間與家人一起共度。他們預期從他們投資中所獲得的回報,反而變得越少。儘管那位垂死的女士和退休的男士,都有崇高的動機,然而他們的生活方式卻不能滿足他們所愛之人內心的需要。 聖經告訴我們︰「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有需要的人分享。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 希臘原文中,「分享」此詞為koinonia,意思就是「參與」、「共享」、「聯誼」。我們應該犧牲其他一些東西來換取時間,以幫助別人、參與他們的生活、與他們同甘共苦、與他們有交心的互動情誼,簡言之,花時間去愛別人。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克提司•彼得•範寇德 身為網前(有網際網路之前)時代出生的人,當我看到人們忙著用手機發送簡訊,有時不禁會想知道,他們若活在「以前的時代」裡,能怎麼生存的。在那時,「發送簡訊」需要用約13公斤重的打字機,而且信件在修正液或橡皮擦改正後搞得有點髒,之後去郵局排隊買郵票寄信,而信件要一兩個星期才能寄達,然後要再等一兩個星期,才會收到回信。 為什麼今天人人都那麼忙?就連我的電動三輪車車夫,都同時在做很多事:一邊開車在城市裡穿梭,一邊用手機談生意。看他的年紀,不曉得他是否知道,以前在外面打電話,要先找電話亭,備有正確的零錢才行。如果打電話超過三分鐘,還要繼續投幣呢! 我想知道的是,現在那些事都不用做了,但我們節省下來的時間都到哪裡去了?感謝那些能為我們節省時間的現代新奇發明,我們豈不應該可以享受很多休閒時間了呢? 情況會如此,僅僅是因為時間管理不良的問題嗎?好的建議很多:先辦優先重要的事情,分派任務給別人,先做困難的事,排除生活中的雜亂事情,學會婉拒別人的請求等等。 但問題似乎並非僅此而已。有時,問題不在於我們在做什麼,而在於我們在變成什麼樣子的人。正如印度哲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所說的:「過於忙著做好事的人,反而找不到時間去做好人。」 我們怎樣才能慢下來,多享受人生一點,同時又辦妥的確必須做的一切事呢? 幾天前,當我正要出門去開會時,我的孫女抓住我的手,興奮地問我:「我可不可以給您看看我在舞蹈課裡學的一些新舞步?」 在我差一點脫口說出:「對不起,我現在太忙了,下次跳給我看吧」之前,我的腦子快速掠過到五年後,聽到她在忙著離開家門口前對我說:「對不起,爺爺!我們青少年實在太忙,沒時間陪您了!」 於是我馬上改口說:「當然可以,跳給我看吧。」 在她五分鐘充滿活力的舞蹈,和我不斷的喝彩之後,我心情輕鬆而樂觀地去開會了。 我找到了我的答案。如果我們能從容地停下來花點時間聞聞花香,它們的芬芳一整天都會駐留在我們四周,提醒我們,生命除了匆匆忙忙地趕著去做下一件事之外,還有更多意義。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施娜茉雷比素是一位激發人心的演講家兼領袖訓練者,她這樣發表了一個驚人的想法:「當老人家回顧一生時,我從未聽過他們會說:『哇!但願我以前曾在公司多花一點時間!』或:『假如我可以從頭再來的話,我會在早上更早起來,到公司去好好幹一番!』」然而,一般來說大部分老人家都會後悔他們以前未曾與孩子們多花一點時間。
我對其他事情所投資的大部分時間精力,都付諸流水;但是我在孩子們身上所投資的時間精力,現在正在收得愛與喜樂的紅利,遠超乎我最狂野的夢想。那就是為什麼你經常會聽到我說:「你沒有『付出代價』,你在享得利益。」 這樣做並不容易:有人曾說了這樣的故事--曾經有個熱情的樂迷,近前向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喊道:「克萊斯勒先生,我願付出一生的代價,而像您那樣把小提琴拉得這般好!」「女士,」他平靜地回答說:「我就是這麼做才達成的。」我不是暗指說,你必須付上一生的代價來培養積極的孩子,但我是指,你必須花費許許多多的時間。 大量心無旁騖/全心全意相處/高品質的時間:我在這裡顯然是在談及與孩子們花全心全意相處的時間,但其時間長短必須相當多;因為你不可能只是與你的孩子坐下說:「好啦!讓我們有十分鐘全心全意相處的時間吧!」 與家人花全心全意相處的時間極其重要。不過,如果你只是盡責式的與配偶或子女花一個鐘頭共處,你的態度並不太熱衷,只是「讓我們有全心全意相處的時間吧!你想要談些什麼呢?」的話,那麼這些時間可能沒有什麼效用。 「專職母親」有些很令人感興趣的好處:從一開始就可以證明出母親的強烈影響了。比如說,克利弗蘭城的凱偉醫學預校兩名研究員可羅斯和肯奈爾指出,嬰兒一出生便與母親相處一小時,接著三天每天相處五小時,較之沒有這麼多時間與母親相處的新生兒,行為上可以分辨出不同。其他一些研究員因為他們的發現而引發出興趣,繼續作深入研究,發現母親和健全的新生兒在出生頭幾天相處愈多,往後便愈少有虐待兒童的行為。增加彼此接觸,還能減少嬰兒哭泣,使嬰兒成長較快,使母親增多愛心與自信。 另外還有一項研究,對象是二千四百名五年級學生,從中顯示出,最令孩子難過的事是,和雙親相處時間太少。 你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是什麼呢?:設定優先順序極為重要。當你檢視自己的優先順序,從你對每件事所花的時間,可以輕易的看出你的生命中什麼佔著重要地位。有些父母一天看好幾個鐘頭電視,卻沒有時間帶孩子去玩足球,他們等於清楚地告訴了孩子,看電視比和他共處、看他長大,來得更重要。 齊格勒
現在就應開始教育:許多教育家說,向幼童教授拼音,對孩子的發育非常重要。一旦孩子懂得拼音,便能自由閱讀,甚至包括讀大學書籍。 約瑟蘇喜迪認為孩子還在母體內,就要對孩子說話。他強調懷孕的母親必須住在平和安靜的環境裡,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產生完全的信任感。「唯有孩子對父母產生了完全的信賴,」他說:「才有可能接受教導。你必須以愛心和溫柔來教孩子,但是也唯有在孩子有學習意願時才教得了。」 「孩子最初的五、六年是一種『不費力的學習』時期,」蘇喜迪先生說,並強調父母和孩子盡可能花時間共處的重要性:「當他們發問時,不要拖延回答或置之不理。」 泰勒博土也同意蘇喜迪夫婦教養孩子的方法,並且認為自幼栽培孩子的語彙技巧是很必要的。「父母和老師都該讓孩子們回應,不要只是對他們說話而已!」她說:「如果忙,也不要把孩子打發走,說:『待會兒再告訴我。』」 學習規矩的時期:在「成長的記」(Signs of the Times)一書中(一九八四年四月出版),作者約翰杜斯(John Drescher)指出,孩子的成長包括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學習規矩的時期,從一歲到七歲。 這個時期,孩子必須知道家長對他的期望。孩子若不需要遵守明確的規則,就會變得蠻橫難管,他會感到不快樂、沒有安全感和覺得不被愛。甚而,他會胡作非為,有時候是用最吵鬧的方法,來找出他的自由和被管束的界限到底在那裡。 你要自幼開始管教孩子,否則就一生都沒有辦法約束他。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幼小時,有適當的管教,以後在管教上就會較為輕鬆,因為孩子已經學會了自制。如果孩子幼小時缺乏管教,不但長大時容易迷失,也很容易對任何形式的管教,都予以抗拒。指示與命令最適合在幼年時就施用。限制不要多,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管教態度要始終如一。 模仿時期:孩童第二個時期是模仿時期,在八歲到十二歲之間。這個時期就如約翰波爾蓋所言:「這個時期如果父母一方面給孩子好的言教,一方面給壞的身教,就好像一手拿食物、一手拿毒藥餵孩子一樣。」對孩子來說,模範角色是這幾年中最重要的。有規矩是重要的,但是模範是激發他們向善的最佳事物。 那是「孩子有樣學樣」的時期,或如家母在我們成家時曾多次告訴我們的一樣:「兒子,你的孩子會對你所做的事比你所說的話更為留意。」 因此現在非常重要的,就是父母不可不表現他們期望孩子去表現、或不做他們期望孩子去做的事。始終如一的生活模範,與你對孩子的言教配合,是在鼓勵孩子做好上最有價值、而難能可貴的事。因此,在這個時期教導和指引孩子的大人,應是些值得孩子模仿的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啟發時期:再接下來就是啟發時期,孩子十三歲以上。十幾歲的孩子會受某些偉大的思想所啟發,他必須要有一些他崇拜的英雄。如果你不提供他一些英雄的話,他會自己去尋找崇拜的英雄。如果他沒有受到正確的英雄類型所啟發,他就會受到錯誤的英雄類型所影響。如果他們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在靈性上就會穩定很多,而且培養出許多好個性。他們必須要有短程目標和長程目標。當然,規則與限制仍然很重要,但是到了這個時期,青少年必須要有自制力,這樣管教才有效,因為父母不可能隨時在他們身邊。他們必須依靠過去所有的經驗來做事。 早期發展他們的想像力:有關孩子對什麼事物真的有興趣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在聖誕節的時候,當孩子們從禮物盒子中把玩具拿出來以後,他們經常結果只是玩那個盒子、而不是玩具。他們用盒子來設計出多種事物。有那個男孩不曾堆過他的堡壘?那個女孩子不曾設計過她的洋娃娃屋子?就是運用各種盒子、棍棒、枕頭、舊毛巾、舊毛毯或父母的東西,便夠樂此不疲了。 幽默感有助--試試看!:為了保持樂觀,增加培養積極樂觀孩子的機會,我們必須有幽默感,來克服常會遭遇到的問題、障礙和沮喪。 幽默感,可以是很好的打氣方法。也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幽默是我們生活中很棒的教學啟發工具。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一九八四年八月「家庭關懷」作)顯示,幽默感可以幫助學生有較好的成績:四組在修心理學的學生被給予選擇,去參加嚴肅的講課或幽默的講課。上課之後立即測驗時,發覺四組學生成績都差不多;但是過了六週後,聽幽默講課的學生在測驗上顯示出最佳的記憶。 我要運用朋友貝傑利和貝若爾兩夫婦所告訴我的例子,他們住在南加州的查勒斯頓市。幾年前,他們在美麗的女兒貝絲身上經歷一件有趣的事情。貝絲有許多優點:熱情主動、仁慈有禮、可靠、可愛、活潑外向而有愛心。她從一早起床到入睡,都是一副開心愉快的模樣。 幾年前,傑利和若爾送一份聖誕禮物給貝絲,是一個叫醒人的定時收音機。那時他們沒有注意到,他們竟把收音機定時在一個專放搖滾音樂的電臺。每天早晨貝絲醒來的時侯,先聽到的是五分鐘有關昨天和昨天晚上的新聞報導,然後電臺開始播放搖滾音樂。 貝絲就開始慢慢、不明顯地改變了。在兩三個月後,她的脾氣愈來愈暴躁,常對各種事情生氣。她再也不那麼愛笑了,反而老是抱怨,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富愛心,那樣有溫情了,她簡直是變了另一個人似的。 若爾和傑利注意到了女兒的改變,經過一番仔細推敲,終於追溯到問題可能是出在聖誕禮物上。解決方法很簡單,他們就是進貝絲房裡取走了音樂鐘。(當然,貝絲很生氣,但是肯負責、有愛心的父母,一定會為孩子、為家庭作最恰當的抉擇。)此後,每個早晨,夫妻當中一人會走進女兒房間,先抱抱女兒,再喚醒她,愉快地歡迎她面對新的一天。顯然,你已經知道故事的結尾了,過了幾個星期,貝絲又回復成一個愉快、熱情、富愛心的小女孩了。只要你改變灌輸進孩子腦子裡的資訊,他們的行為也自然被改變了。 克提司•彼得•範寇德 母親所給予的總是那麼多。對於她的家庭來說,母親的一生就是一個愛的禮物。我們有時離家到很遠的地方去,然後被某些事物觸動了我們的心,而使我們回家重新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 在我母親過世前幾個月,我與她坐著閒聊,問了她一些與她生活有關的問題。如果你尚未那樣做過的話,我建議你試試看。那一定會使你更感激你的母親。 媽媽談到她的一生和夢想,有些已經實現,然而有些則還沒有。 「你有任何遺憾嗎?」我問她:「如果你能重新來過,你會特別注重去做些什麼事呢?」 她讓我看她寫的日記來回答我:如果我可以的話,我會多找一點鄉村小道散散步;烤多一點餅乾;在春天時多種一點球莖;在黃昏游泳;在雨裏散步;在星空下跳舞;到萬里長城看一看;沿著沙灘走一走,撿一揀貝殼和玻璃;滑翔通過北方的峽灣;唱鄉村民謠;多讀一點書;忘卻憂鬱灰暗的想法;夢想一些奇妙幻想的事。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你有任何想傳達給你的孩子和孫子的訊息嗎?」 她再次翻一翻她的日記,找到已寫在裡面的答案:不要等到你付完你的汽車貸款、你找到一個新家、你的孩子已長大、你能再重回學校讀書,直到你完成這個或那個,直到你減了十磅體重後才開始享受人生。 她再翻了幾頁,提到這些:為你所希望的祈禱。上帝喜愛回答你的禱告,因為禱告得到回答會加強信心,並且更為榮耀祂的名。 另外一段再次提到:珍惜品嘗生命中的每一刻。珍惜享受你與朋友們一起散步和談話的時刻;珍惜享受小孩子的笑容。珍惜享受耀眼多彩的晨光景色。珍惜享受上帝所創造的大地、綿延不斷的山坡、小鳥、花朵,在蘋果樹上閃耀、如鑽石般的露珠--這些全都是來自祂的手的奇蹟。 Article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Image: FreeDigitalPhotos.net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