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權威:孩子們所聽時下的流行樂常提到「享受自由」和「我行我素」的權利;然而有很充份的證據顯示,我們的孩子真正所需的乃是安全感。臨床心理醫師馬丁柯漢說,這種安全感來自於父母的權威,當孩子體驗不到這種父母的權威,他們會感到恐懼。柯漢大夫又說,孩子可能會因此而有愈來愈蠻橫的表現,直到父母最終制止他們。
孩子所真正想要的,是要求父母表現得像父母的樣子,他們想試試看他們向來依賴的力量是否仍在,以確定他們仍舊擁有那份安全感。而為人父母者可不能讓他們失望,要堅定保留作父母的立場。 根據字典的定義,權威是「下達命令,要求順服、行動,或作最後決定的力量或權利。」孩子需要、甚至要求,去體驗來自父母權威的管教,這樣才能使他們通往正確的方向。 爸爸媽媽很特別:最近我看到一張引人思考的汽車貼紙:「生孩子易,當老子難。」是的,每個人都可能生小孩,但是要加上一些特別的東西,才稱得上是爸爸媽媽。 當你研究一些締造歷史的偉大人物,常會發現他們會提及他們父母的影響。林肯總統的一句話常被人引用:「全歸於我那天使般的母親。」麥克阿瑟將軍則說:「我那聖潔的母親教我敬神愛國,這一直存留我心。對於母親,我永遠獻上虔敬的感謝。」 孩子所建立的世界觀念,孩子對明日的展望,大多依據於我們當個怎樣的父母,我們今日如何培育他們。這是多麼令人敬畏的責任哪! 這樣做需要團隊努力與領導:在團隊努力中最能培養孩子的積極樂觀態度,而家庭就是一個團隊,當一家人共同努力時,教育孩子就最為有效。家人共同的努力,會比個人努力成就更大。 得勝的隊伍--爸爸和媽媽:我所要表達的重點是,在培養積極樂觀的孩子時,如果爸爸媽媽都在家,兩人就該共同參與培育孩子的每一方面。那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得勝的唯一路途。 齊格勒
現在就應開始教育:許多教育家說,向幼童教授拼音,對孩子的發育非常重要。一旦孩子懂得拼音,便能自由閱讀,甚至包括讀大學書籍。 約瑟蘇喜迪認為孩子還在母體內,就要對孩子說話。他強調懷孕的母親必須住在平和安靜的環境裡,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產生完全的信任感。「唯有孩子對父母產生了完全的信賴,」他說:「才有可能接受教導。你必須以愛心和溫柔來教孩子,但是也唯有在孩子有學習意願時才教得了。」 「孩子最初的五、六年是一種『不費力的學習』時期,」蘇喜迪先生說,並強調父母和孩子盡可能花時間共處的重要性:「當他們發問時,不要拖延回答或置之不理。」 泰勒博土也同意蘇喜迪夫婦教養孩子的方法,並且認為自幼栽培孩子的語彙技巧是很必要的。「父母和老師都該讓孩子們回應,不要只是對他們說話而已!」她說:「如果忙,也不要把孩子打發走,說:『待會兒再告訴我。』」 學習規矩的時期:在「成長的記」(Signs of the Times)一書中(一九八四年四月出版),作者約翰杜斯(John Drescher)指出,孩子的成長包括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學習規矩的時期,從一歲到七歲。 這個時期,孩子必須知道家長對他的期望。孩子若不需要遵守明確的規則,就會變得蠻橫難管,他會感到不快樂、沒有安全感和覺得不被愛。甚而,他會胡作非為,有時候是用最吵鬧的方法,來找出他的自由和被管束的界限到底在那裡。 你要自幼開始管教孩子,否則就一生都沒有辦法約束他。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幼小時,有適當的管教,以後在管教上就會較為輕鬆,因為孩子已經學會了自制。如果孩子幼小時缺乏管教,不但長大時容易迷失,也很容易對任何形式的管教,都予以抗拒。指示與命令最適合在幼年時就施用。限制不要多,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管教態度要始終如一。 模仿時期:孩童第二個時期是模仿時期,在八歲到十二歲之間。這個時期就如約翰波爾蓋所言:「這個時期如果父母一方面給孩子好的言教,一方面給壞的身教,就好像一手拿食物、一手拿毒藥餵孩子一樣。」對孩子來說,模範角色是這幾年中最重要的。有規矩是重要的,但是模範是激發他們向善的最佳事物。 那是「孩子有樣學樣」的時期,或如家母在我們成家時曾多次告訴我們的一樣:「兒子,你的孩子會對你所做的事比你所說的話更為留意。」 因此現在非常重要的,就是父母不可不表現他們期望孩子去表現、或不做他們期望孩子去做的事。始終如一的生活模範,與你對孩子的言教配合,是在鼓勵孩子做好上最有價值、而難能可貴的事。因此,在這個時期教導和指引孩子的大人,應是些值得孩子模仿的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啟發時期:再接下來就是啟發時期,孩子十三歲以上。十幾歲的孩子會受某些偉大的思想所啟發,他必須要有一些他崇拜的英雄。如果你不提供他一些英雄的話,他會自己去尋找崇拜的英雄。如果他沒有受到正確的英雄類型所啟發,他就會受到錯誤的英雄類型所影響。如果他們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在靈性上就會穩定很多,而且培養出許多好個性。他們必須要有短程目標和長程目標。當然,規則與限制仍然很重要,但是到了這個時期,青少年必須要有自制力,這樣管教才有效,因為父母不可能隨時在他們身邊。他們必須依靠過去所有的經驗來做事。 早期發展他們的想像力:有關孩子對什麼事物真的有興趣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在聖誕節的時候,當孩子們從禮物盒子中把玩具拿出來以後,他們經常結果只是玩那個盒子、而不是玩具。他們用盒子來設計出多種事物。有那個男孩不曾堆過他的堡壘?那個女孩子不曾設計過她的洋娃娃屋子?就是運用各種盒子、棍棒、枕頭、舊毛巾、舊毛毯或父母的東西,便夠樂此不疲了。 幽默感有助--試試看!:為了保持樂觀,增加培養積極樂觀孩子的機會,我們必須有幽默感,來克服常會遭遇到的問題、障礙和沮喪。 幽默感,可以是很好的打氣方法。也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幽默是我們生活中很棒的教學啟發工具。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一九八四年八月「家庭關懷」作)顯示,幽默感可以幫助學生有較好的成績:四組在修心理學的學生被給予選擇,去參加嚴肅的講課或幽默的講課。上課之後立即測驗時,發覺四組學生成績都差不多;但是過了六週後,聽幽默講課的學生在測驗上顯示出最佳的記憶。 我要運用朋友貝傑利和貝若爾兩夫婦所告訴我的例子,他們住在南加州的查勒斯頓市。幾年前,他們在美麗的女兒貝絲身上經歷一件有趣的事情。貝絲有許多優點:熱情主動、仁慈有禮、可靠、可愛、活潑外向而有愛心。她從一早起床到入睡,都是一副開心愉快的模樣。 幾年前,傑利和若爾送一份聖誕禮物給貝絲,是一個叫醒人的定時收音機。那時他們沒有注意到,他們竟把收音機定時在一個專放搖滾音樂的電臺。每天早晨貝絲醒來的時侯,先聽到的是五分鐘有關昨天和昨天晚上的新聞報導,然後電臺開始播放搖滾音樂。 貝絲就開始慢慢、不明顯地改變了。在兩三個月後,她的脾氣愈來愈暴躁,常對各種事情生氣。她再也不那麼愛笑了,反而老是抱怨,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富愛心,那樣有溫情了,她簡直是變了另一個人似的。 若爾和傑利注意到了女兒的改變,經過一番仔細推敲,終於追溯到問題可能是出在聖誕禮物上。解決方法很簡單,他們就是進貝絲房裡取走了音樂鐘。(當然,貝絲很生氣,但是肯負責、有愛心的父母,一定會為孩子、為家庭作最恰當的抉擇。)此後,每個早晨,夫妻當中一人會走進女兒房間,先抱抱女兒,再喚醒她,愉快地歡迎她面對新的一天。顯然,你已經知道故事的結尾了,過了幾個星期,貝絲又回復成一個愉快、熱情、富愛心的小女孩了。只要你改變灌輸進孩子腦子裡的資訊,他們的行為也自然被改變了。 ![]() 克提司•彼得•範寇德 母親所給予的總是那麼多。對於她的家庭來說,母親的一生就是一個愛的禮物。我們有時離家到很遠的地方去,然後被某些事物觸動了我們的心,而使我們回家重新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 在我母親過世前幾個月,我與她坐著閒聊,問了她一些與她生活有關的問題。如果你尚未那樣做過的話,我建議你試試看。那一定會使你更感激你的母親。 媽媽談到她的一生和夢想,有些已經實現,然而有些則還沒有。 「你有任何遺憾嗎?」我問她:「如果你能重新來過,你會特別注重去做些什麼事呢?」 她讓我看她寫的日記來回答我:如果我可以的話,我會多找一點鄉村小道散散步;烤多一點餅乾;在春天時多種一點球莖;在黃昏游泳;在雨裏散步;在星空下跳舞;到萬里長城看一看;沿著沙灘走一走,撿一揀貝殼和玻璃;滑翔通過北方的峽灣;唱鄉村民謠;多讀一點書;忘卻憂鬱灰暗的想法;夢想一些奇妙幻想的事。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你有任何想傳達給你的孩子和孫子的訊息嗎?」 她再次翻一翻她的日記,找到已寫在裡面的答案:不要等到你付完你的汽車貸款、你找到一個新家、你的孩子已長大、你能再重回學校讀書,直到你完成這個或那個,直到你減了十磅體重後才開始享受人生。 她再翻了幾頁,提到這些:為你所希望的祈禱。上帝喜愛回答你的禱告,因為禱告得到回答會加強信心,並且更為榮耀祂的名。 另外一段再次提到:珍惜品嘗生命中的每一刻。珍惜享受你與朋友們一起散步和談話的時刻;珍惜享受小孩子的笑容。珍惜享受耀眼多彩的晨光景色。珍惜享受上帝所創造的大地、綿延不斷的山坡、小鳥、花朵,在蘋果樹上閃耀、如鑽石般的露珠--這些全都是來自祂的手的奇蹟。 Article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Image: FreeDigitalPhotos.net 為人父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要怎樣才能成為好父母呢?當然,在有了孩子的那一瞬間,你就成了父母,可是要如何及何時才能學到做父母的技巧呢?儘管好的父母在社會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但在高中和大學的課程裏,如何做父母的知識卻很少被強調,或被列入必修的課程裡。而且可悲的是,它在許多家庭也極少受到重視,因為父母雙方常常都要工作,幾乎沒有時間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因此,當年輕人盼望去扶養自己的孩子時,他們該如何去學習做父母呢?他們怎樣才能知道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養呢? 儘管許多傳統標準與教導被今天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所拋棄,可是今天為人父母的關鍵與數千年來並沒有什麼兩樣: ○ 愛 ○ 自己做好榜樣 ○ 管教和訓練(清楚的劃定是非的標準) ○ 接納孩子原來的模樣和本性 ○ 對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充滿信心 ○ 禱告 ○ 從上帝那裏尋求許多幫助 ○ 更多的愛 最大的關鍵,自始至終都是愛。學習做好父母,是一個需要投入時間,還需要大量的智慧、經驗、趣味、淚水、禱告、耐心和許多愛的過程。孩子們需要知道你愛他們,而且會一直愛他們,當他們需要時,你會隨時幫助他們。有了這份愛為基礎你的孩子就會變得堅強,能夠應付人生道路上的許多事情了。 Excerpted from "Keys to Kids" by Derek and Michelle Brookes. © Aurora Productions. Used with permission. 天父,求您使我成為更好的父母。請您教導我了解自己的孩子,耐心地傾聽他們訴說,溫和地回答他們的一切問題。求您幫助我不要打斷他們的話,或反駁他們。求您幫助我對他們有禮貌,就像我期待他們對我有禮貌一樣。永遠不要讓我嘲笑他們的過錯,或在他們使我不高興時,羞辱或取笑他們。願我永不要因為自私或顯示權力而懲罰他們。
求您不要讓我促使孩子撒謊或偷竊。求您時時引導我,使我通過自己的言行而顯示出誠實所帶來的幸福。 我祈求您減少我的卑劣。當我不高興時,主啊,求您幫助我勒緊舌頭。 願我時時記住,我的孩子仍是孩子,我不能像要求大人那樣的要求他們。 求您幫助我不要剝奪他們做決定的機會。 求您賜給我寬大的胸懷,滿足他們合理的要求,並有勇氣拒絕給予對他們有害的東西。 求您使我公正、公平和仁慈。請您塑造我,所以我會為孩子們所愛、尊敬和模仿。阿們。 ——雅碧該•璠•芭倫 孩子們的行為總能使你大為驚喜!或許要了解他們所有的行為會有困難,諸如:為何他們要故意頑皮,或是作出與你期望相反之事。有時,要瞭解他們的想法是近乎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行為與你的教導和想法悖道而馳。然後你卻會發現,他們就算不乖,卻可以有顆好心腸,尤其在你正確的教養了他們,教了他們去關愛和照顧他人以後。 當你的孩子似乎老是闖禍,你要謹記於心:孩子看事物的方法不同於大人。他們正在探索人生,所以有時候對你來說是斬釘截鐵的「不」的事,他們卻不清楚了解為什麼。可能沒有人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不能碰某樣東西,或為什麼不能有某些回應舉止。對他們來說,每一天都是個學習經驗,而你們身為父母,就是他們的導師。今日你們所教導的小事,會是往後他們人生中的大基礎。 育兒講求愛、諒解、信心和耐性。你必須看見他們的潛力,看見他們的優點,即使他們老是在惹麻煩。若你花時間灌輸在孩子身上,教導他們去分辨對與錯,你種下的將在他們的人生中開花結果。你的孩子們可能會經歷困難,但若你提供恆久的關愛與支持、維持對錯的良好準則,那一切總會雨過天晴、收得成果。若你以愛持續引領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去,善將會普照大地,甚至在你最出乎意料的時候湧現。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你在幼年時期給孩子的教導將影響一生,那就是,善果不僅會在後來出現,只要你注意,也會在每一日的生活中開花結果。別妄下定論,用信心與潛能的眼光去看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一定會令你驚異! © The Family International. Used with permission. 生活中有那麼多事情需要照料,有時會很容易把孩子看作另一件你需要照料的事,若是碰上格外忙碌的一天,最簡單的做法似乎就是讓他們自己去玩玩具、看錄影帶或玩遊戲,而你去照料其他的事情。
然而,你需要認識到,每天你傾注給孩子的一切,都是在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他們未來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全有賴於你所給予他們的愛、關懷、管教和注意。你若過於忙碌,而不能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時間和愛,你就在錯失一生中最好的投資。儘管你可以完成生活中其他需要做的事,但那些事情卻不會持續永久。唯有你傾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會持續永久。 工作永遠做不完——房子要打掃、衣服要洗、帳單要付——但孩子卻不能永遠與你在一起,「因為太忙」而失去的時間是無法彌補的。要抓住每一天、每一刻,來幫助建造你的孩子的未來,塑造他們將要成為的人。 你傾注給孩子的越多,他們學到的就越多。你可以利用一切機會來教他們,你可以憑藉自己生活所洋溢的熱情與歡欣,來使他們的生活充滿快樂。照料孩子,也能教會你自己許多東西。其實,不少有智慧的人,都從孩子們的真誠、愛和簡單中學到功課。 永遠不要忘記,孩童時代是珍貴的,你正在通過你所給予他們的,來塑造他們的未來,因此,好好珍惜吧,不要枉費了。你將永不後悔。 快樂家庭生活應做的事:
不當做的事:
photo © visualphotos.com ![]() 問:我很愛自己的孩子,也很想做一個好家長,但卻感到能力不足。不知是否有任何秘訣,能教養出快樂而能適應社會的孩子? 這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秘訣,但確實有個關鍵,那就是愛。以一個短小的專欄,是無法徹底概述父母之愛這個主題。可是我們在此爲你歸納了幾個重點,父母們可以藉此向孩子們表現他們的愛。 1. 給他們你的時間。儘管你的孩子也許很需要和感謝你給他們物質上的東西,但他們寧願你花時間陪他們。 2. 以身作則地去教導他們。不要力圖完美,但盡力去成爲孩子們能夠敬仰和信賴的榜樣。努力去做個你希望孩子們能成爲的那種人。 3. 給孩子們明確的紀律和訓練,為他們制定明辨是非的清晰標準。當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時,這會使他們感到最快樂、安心和有信心。訂下明確的界限和規則,好讓你的孩子知道他們該做和不該做的事。而當他們做出超越界限,和違反規則的舉動時,你應當設有合理的管教措施。 4. 鼓勵他們與你之間有誠實坦白的溝通。當他們試圖與你溝通時,要給他們全部的注意力。做一個真心的好聆聽者。對他們表現出誠摯的興趣。儘力設身處地以他們的觀點來看事物。 5. 給他們讚美和鼓勵。所有的孩子都會因受到稱讚而成長得更美好。稱讚孩子們的好行爲,要比責備他們的壞舉止更重要。總是應該盡力地去強調積極肯定的一面。 6. 要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必能成長爲有用之人。 7. 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孩子們需要對你的愛有信心和安全感,因此以言語和行動來現出你的愛吧!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Used with permission.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