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並不是表達愛和贏得你青少年的信賴之唯一方式。方式還有許多,比如說設法引起他們的注意,用眼神來傳達你對他們的愛。不要用指責與傷心的眼神來看他們,以此來探知他們是否內疚或犯了錯;而是要用充滿愛、了解和鼓勵的眼神來看他們。並且讓他們從你講話的音調來聽出你愛他們、了解他們。實際上,重點不在於你跟他們有多少溝通,而是在於你到底有沒有真的與他們溝通。努力每天透過一個眼神、一個觸摸、一句鼓勵的話與他們溝通。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打造下去,結果你們的關係一定會有所成長!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和支持。這個年紀的孩子常常沒有安全感,就像在怒海中飄盪、尋找燈塔一般。作指引他們的亮光吧! 他們能夠信賴你 你在指導和糾正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時,有時必須訂定一些規則,並堅定的執行;但是隨著他們的成長,你對他們生活的直接影響將會減少。你的角色將從父母轉變為朋友,不是那種「一切都可行」的朋友,而是那種因為愛他們而對他們誠實的朋友;是他們可以依賴,願伸出援手而不加批判的朋友;他們可以依靠,而不需迴避、設法掩飾自己。 幫助他們知道,他們的確可以信賴你。盡量在所有小事上忠誠,以加強他們對你的信心,相信你到最後必會成為他們所期望的那種父母。如果你曾犯過錯,發過脾氣,曾對他們太過分,把他們嚇跑,或把他們逼進自己的小世界裏,那麼你就應該向他們道歉。向他們解釋你想要改變,做個不同的人。 假如你謙卑自己,表現出你自知有弱點,並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幫助,那麼即使孩子們表面上不表現出來,但他們也會看得出你是真心的,你信任他們,願意把你生命中脆弱之處告訴他們,這會鼓勵他們許多。他們確實需要你的幫助,也渴望你的幫助,但他們想以他們覺得合適的時間、條件和方式來得到幫助。當然,當你知道他們遇到麻煩時,你的確需要介入。你可以直接去找他們,解釋一下你對情況的看法。 其他的溝通方式 當你努力與青少年孩子溝通,但他(或她)沒有回應的話,那有可能只是因為他(或她)無法與你面對面地交談。尤其是如果你無法好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氣或情感,他們更會害怕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假如真是這樣,你可以鼓勵他寫便條給你,或把他的想法錄在錄音帶上或口授錄音機上讓你聽。這種方式可以讓你「聽」到他的想法,而不必直接面對你可能有的反應。你會有時間去思考,他也會有時間去思考,你們兩人可以在情緒比較平靜時再討論溝通。假如你喜歡,也可以用便條的方式回答他。 引導而不侵犯 年輕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沒有把握,因此,他們有時會特別保護自己的「生命園地」不受侵犯。他們雖不能確定哪些是雜草,哪些是好苗,但能確定的是,他們不想讓你踏入他們的生活中,拔出你所認為的雜草,他們希望自己來做決定。他們或許願意讓你指引,但通常不希望你老是入侵他們的生活中。 愛,無視沈默 作父母的,不應該因孩子的沈默而氣餒。要繼續專注努力與你的青少年孩子溝通。以其他方式表示出你對他們的愛──一個擁抱、一個親吻、觸摸或輕輕拍一下,和一個充滿溫馨的表情。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都在他們身邊,關心他們,一切都沒事,你在聆聽,你在留心看顧他們。所有這些都會讓他們擁有更多安全感,即使他們表面上不承認,或沒有這樣的反應也好。有時,他們只是不想向你顯示出太多的弱點,因為他們知道,那將會使你想積極負起父母之責,結果會使他們又回到作小孩子的角色。 珍惜共處的時光 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你的青少年正在成長,他們或許很快就會離開家自力更生了。因此,你們在一起的時光是非常珍貴的,應該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好讓你們回首和珍藏。不要在小事上爭執,它們並不重要。對某些事情,即使你認為非常重要、一定要加以爭辯,但請不要這麼做!先努力去愛他們,即使正處在風暴中,仍向他們表示出你的關愛。愛永不失敗!你或許非常生氣,但他們也很可能很擔憂和困惑。 爭辯沒有用!期望會落空,發號施令會失效,但愛永不失敗。要努力平息你的怒氣。不要太拘泥於你的行事方式,也不要太輕易就做出他們可預料到的那種負面消極的反應,讓他們最能預期得到的是你對他們的愛。假如他們確信你愛他們,這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良好基礎。保持開放、平易近人,隨時給他們能夠與你溝通的機會。 退後點!給他們呼吸的空間! 透過改變你自己,來給你的青少年一個驚喜,就是改變你的生活、態度以及你對事情的看法。以各種不同而有趣的改變來給他們驚喜。年輕人想要以父母為傲,他們想要覺得自己的父母很酷。然而,他們更希望能在你身上得到溫暖、支持和了解,希望你能隨時都在他們身邊,為他們禱告,支持他們,不是像一條使人窒息的毛毯,而是像一把保護他們的傘。 假如你是那種喜歡控制一切的父母,那種會把他們手中的鉛筆奪過來,並告訴他們你會怎麼做的父母的話,那麼你就一定要學習放棄這種直接管理他們生活的欲望。退後點!給他們呼吸的空間。他們曉得你相信什麼,從他們出生到現在,你已經告訴他們得夠多了。現在你若提高聲量、朝他們大吼、強迫他們,或嚴厲、挑剔批評、負面地對待他們,或在言談中總是預期最壞的事會發生,這會是最壞的做法,也會得到最壞的後果。他們可能就會對你聽而不聞,甚至對你置之不理。 他們的生命是神聖而應受尊敬的,並不屬於你,而是屬於他們。總有一天你必須往後退,讓他們支配自己的生命。讓他們划動自己的船。讓他們學習如何駕駛自己的生命之車。但在他們學習之際,你要在他們有需要時幫助、鼓勵他們。不要太快就從他們手中奪過方向盤,你現在想這麼做已是太遲了。他們在成長,不管你喜歡與否,他們都將會獨立自主。退出主宰的角色的確很難,但你必須這樣做。不過,也不要變得那麼極端,變得那麼被動,完全與他們脫節,以致他們會以為你根本不關心他們。往後退,變成一個朋友、支持者、啦啦隊隊長、熱情的擁護者、愛慕者,一個對他們有信心的人,一個即使他們沒達到自己的或你的期望時,仍無條件地愛著他們的人。 表達積極的期望 很不幸地,年輕人所做的常常正好是你負面方面的期望。因此最好還是收起你的失望,努力表現出積極的期望比較好。積極的期望會促使他們朝好的方面努力,即使他們做錯了,他們會知錯而改,因為他們不想讓你失望,或對他們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如果他們感受到你的猜疑、譴責和臆測的話,他們或許就真的會那樣做了。(簡單地說,如果有人預期你會使壞的話,你便很容易去使壞;但如果有人相信你,預期你會做好,你也就會很容易去做好。) 把錯誤當作墊腳石 每個人都會犯錯。作父母的自知也會犯錯,就無法期望會造就出聖人來。要讓孩子們知道你也會犯錯,你也需要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年輕人會犯許多錯誤,他們也會為此而感到沮喪,因此不要雪上加霜,讓他們覺得更難受。盡力幫他們振作起來,為能夠在生命的早期階段學到這麼有價值的功課而高興。從每一件事情中去找出好的一面,並幫助他們尋找到好的一面。如果你在每件事情上都去看好的一面,包括他們在內,那麼,他們也會從你的身上看到許多好的一面。 讓他們去划自己的生命之船,而你則在吶喊加油 盡力幫助和鼓勵你的青少年去鍛鍊他們的長處,但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你或許希望他們能接受某種的教育或特別的訓練,或許你希望他們能夠得到你所失去的。但遲早你必須放棄這些念頭,去看看他們想要做什麼,以及能夠做到什麼。施加壓力會被看作無視他們的願望和權利。你的想法或許最適合他們,正是他們最具天賦的那一方面;不過,他們想要覺得是自己去選擇要發展哪一方面的天賦的,這麼做會給他們一份內在的快樂,並是他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 自己不改變,要改變你的青少年就很難了。在你們之間也許似乎有個不可能打破的隔閡。因為他們太瞭解自己的父母了,所以會嚴加防範,免受父母的管教。但是當你以一個朋友身份出現時,他們就不會那麼封閉了。假如你能以愛他們、關心他們,把他們當作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小孩子的態度來看待他們的話,這就是他們一直想要的。這種尊重、賞識、支持與了解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這些因素使得他們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更有安全感。 Text excerpted from "Parenteening", by Derek and Michelle Brookes; © Aurora Productions. Photo by Swanky/Flickr.com
0 Comments
不要用惡言來貶低小孩子
惡言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並切斷溝通。避免像這樣的惡言﹕ 嘲弄 –「你像個大寶寶。」 恥笑 –「我真為你感到丟臉。」 辱罵 –「你是個壞男孩。」 不加思索就脫口而出的惡言使小孩子感覺他不受喜愛。這些話使小孩子氣餒,並對自己產生不良印象。更重要的,惡言對事情毫無幫助,只會使事情更糟。 用善言來鼓勵並造就小孩子 仁慈的話語帶來快樂的結果!它們給小孩子更多自信心,並幫助他們更守規矩,更努力,成就更多。這些話語不但傳達愛和尊重,而且製造出一種可以公開來討論問題、並達到互相了解的氣氛。 假設小孩子將牛奶打翻在地板上。你可以說:「不要這麼笨手笨腳!看看你搞的麻煩」這麼說會帶來不愉快的結果。或者你可以這麼說:「這裏有抹布,請把牛奶擦乾淨」那將會帶來快樂的結果。 善言的例子﹕
良好溝通的重要性 良好的溝通幫助小孩子培養自信心、自我價值感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它不但使得你和他們現在的共同生活更為愉快,並且幫助他們長大成為對自己和他人有好感的成人。請記得,愛永不失敗! 自我測驗 估計你一天內說這些話的次數﹕
請別人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幫你錄下你和小孩子之間十分鐘的對話。聽聽這錄音帶,並評估一下你的聲調語氣。 為了要有教養良好的孩子,我們必須瞭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孩子覺得被愛,是良好管教的先決和最重要的條件。當然,這不是管教的全部,但卻是最重要的部份。 當孩子覺得真正被愛時,管教就像無法衡量的容易得多了。那麼他就能接受父母的指導,而不會有敵意和任何障礙。 另有一個表達愛的方式,我們尚未提到:就是聚精會神的(積極的)傾聽。聚精會神的傾聽就是仔細聽孩子說的話,使他確實知道你瞭解他要告訴你的是什麼。當一個小孩知道你瞭解他的感受和他的需要的時候,他就會更大為願意對管教有積極的反應,尤其是當你不同意他的時候。沒有比父母不瞭解孩子的處境,而要他做某些事更令孩子感到氣惱。這並不是說你要給孩子他任性的要求,僅是說要傾聽孩子的心聲,當你在運用權力時,使他不會覺得你不理會他的想法和感覺。 向孩子表示你了解他(即使你不贊同他),這樣做通常是有助的。向孩子重複說他才說出的思想和感受,是使他確實知道你瞭解他的一個好方法。 我深信父母在養育子女的事上,最難克服的敵人就是自己無法控制的脾氣,特別是生氣。大發雷霆,特別是無法控制的生氣,初時會使孩子受驚嚇。它看來也許會對孩子的行為有幫助,但是那只是暫時性的。當孩子漸長時,父母若不能控制自己暴躁的脾氣,將會使孩子漸漸的不尊重父母,這樣做也會惹動孩子的憤怒,和對父母漸漸的產生忿恨。當你冷靜下來仔細思考時,你會發現,既然無法控制的脾氣會招來任何人的鄙視,那麼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又怎麼會尊重我們呢? 我們每個人偶而都會十分激動,所以在事後請不要畏怯去道歉。這樣做很可能會使一件很不好的事,產生一個很美的結果。在事後有的這些溫暖和親切的溝通,會使孩子(和父母)留下難忘的特別回憶。 Photo courtesy of Stevendepolo/Flickr.com
--保羅華特 成人--可教或不可教 我正在練習我那十八個月大的女兒已經教了我許多次的事。雖然她已教了我那麼多次,但是我在最近一次晚上下課回到家時才恍然大悟。當我抵達家門時,她在門口看到我,喜不自禁地張開雙臂、笑著奔跑過來。她使我感到自己是那麼地重要。從此以後,我開始練習讓每位走進我的家門的人都感到受重視,特別是在我的家人下班或放學抵達家門的時候。 一本名叫「孩子不會從不喜歡的人那裡學習」的書,提供許多統計上的證據來證明這種論說;這個原則對大人來說也是一樣。相反地來說,當一個大人和自己所喜歡或有關連的孩子在一起時,她會更容易受教。 格利哥經由一個難題來說明這一點: 我的堂姊有個女兒名叫安妮,她長得非常可愛又伶俐。由於她的聰明和精力無限,當大人十分忙碌時,有時便會覺得她很討厭。一天下午,我已經晚了一個小時,我因為忙碌而開始不關注他人的感受。我進門時,安妮看到了我,就什麼都不讓我做。大約二十分鐘之後,我請她離開,別再來煩我。沒多久我覺得很難過,但她在幾分鐘以後又回來了,把頭伸進門來對我說:「我們還是好朋友,對不對?」我稱這為無條件的愛。當世界上的事情把我忙得團團轉和疲累時,我學會緊握住生命,坐下來求主掌管。安妮是一個很寶貴的小女孩,她教了我許多。 以下是一個孩子的故事,她啟蒙了一個本來不懂得向孩子學習的青少年: 我的成績不好,很多家課和雜事的期限都快到了,這份工作使我很厭煩,而我常常只是想著自己。更倒楣的是,有人找我去和一個三歲的孩子共渡一個下午。「哇!真爛!」我這麼想。我決定帶她去公園,這樣她會自個兒玩得很開心的,不是嗎? 但是在我們到達公園後,她拉我一起在草地上探險,研究人行道上簡單的線條,欣賞花園中美麗的花朵。這些簡單的事物具備了如此獨特的素質,以致使我的生命中添加了新的熱情。我那些頭大的問題似乎也不再那麼吃力和令人沮喪了。想到是從一個小孩子身上學到這些,令我感到奇妙萬分。 學習到溫柔。溫柔的觀念是「逮到人家的好事」。我們大家都知道做壞事時被抓到的感覺;但是有多少人記得在做好事時被人家「逮到」?在此情形之下,令一個人振奮極了--「嘿!你這件事情做得很好。」或是:「我想要你知道我真的以你為傲。」我們應該在所愛之人身上建立這種德性。 溫柔是有勇氣去安慰或保護他人: 有一次我和兩歲大的女兒一起坐在前廊上,鄰居六歲大的小女孩正沿著人行道走過來拜訪我們。就在那一刻,一隻白色的獅子狗在房子旁邊狂奔起來,很明顯是被那個小女孩嚇到了,它瘋狂地大聲吠叫。這個舉動把那個小女孩嚇壞了,以至她趕緊跑過來,跳到我們的前廊上。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認,那時我有一種想笑的衝動,因為那隻狗實在很小巧玲瓏。 可是我的小女兒卻跳起來,對那隻狗叫道:「別這樣!」然後用她的兩手環抱著那個較大的女孩,輕輕地拍著她的背。真正令我感到驚異的事是,我的女兒也是怕狗的。我從這件事學到,顧慮別人的感受是多麼的重要和仁慈的事。我又學到,兩歲大的孩子也能夠表現出富犧牲精神的行為,她為了救一個人脫離懼怕的痛苦,能把自己的恐懼放在次要的地位。我覺得我兩歲女兒比我表現出更崇高的美德,因此我決定如果下次再看到一個孩子害怕的話,縱使她害怕的理由對我而言似乎不成立,我也會持著安慰而非好笑的態度。 Image courtesy of arztsamui at FreeDigitalPhotos.net 彼得•斯多瑞 今天,我試聽了一首未成品歌曲。我以前也曾試聽過很多這樣的歌曲,但這一首聽起來異常刺耳粗糙。我嘗試不要讓它使我受不了。我的朋友在按鈕播放這首歌之前,已警告過我,這只是個未成品,但我在心理上仍然還沒完全準備好。我希望他沒注意到我如坐針氈的樣子。 在默默承受了大約一分鐘私下的痛苦後,上帝終於使我明白了一件事。 「那隻是一個未成品,」祂對我內心說。 「我知道,」我回答說:「可是它實在太難聽了。」 「你必須以作曲家的角度來聆聽它,有如聽到以後的成品,而不是現在的樣子。」 「這樣的看法倒是挺有意思的。」 令我驚訝的是,那方法立刻見效。當我仔細聆聽那首歌,不理會背景的噪音、沒跟上的節拍以及走音的部分後,那首歌其實蠻好聽的。整首歌的曲調旋律,原來是那麼美麗而令人輕鬆愉悅,與歌詞本身配合得恰恰好。我期待聆聽最後的成品,而且我這樣告訴我的朋友。人們一生都在犯錯;他們說錯話,做錯事,有時會一犯再犯同一個錯誤,有時則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 當我們能夠這樣去看待我們的孩子們,即不去看他們現在的樣子,而是以看到他們將來會成為的樣子去看待他們時,每個人都是贏家。他們不須是完美的,給他們犯錯的餘地,讓他們從嘗試及錯誤中學習,因此而不斷成長。 愛的催化劑 雪儂•夏勒 每個人都有優點。在他人身上找出一些你能真心稱讚的具體事情,然後就慷慨地讚美他們吧。你若無法馬上找到任何值得讚美的事,就往更深的層面找找看。你愈是難以找到那特別的優點,當你找到它時,這對你們兩人來說都很可能是更大的獎賞。你若甚至能找到一個優點的蛛絲馬跡,就以讚美的方式來用愛光照在這一點之上,好使它閃亮發光吧。這可能會帶領你直接到達寶藏的主礦脈呢。你的孩子們將會願意對你敞開生命,你也將在他們身上發現許多美好的地方。 © Activated - 活躍人生 齊格勒著
要培養積極樂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怎樣彼此溝通及和孩子互相溝通。 從一出生,嬰兒就需要有人對他說話。事實上,大量的證據顯示,人們愈多抱新生兒在懷裡,讓他聽人們歌唱、談話、哼曲,就會愈聰明,情緒愈穩定。 如果你家裡有嬰兒,記住要避免許多父母最常犯的毛病--太常用兒語式的談話。事實上,最恰當使用兒語的時間就是在你擁抱嬰孩或學步兒、親他的時候。當嬰兒在近旁或稍遠一點,對他談話的方式可與較大孩子相同,緩慢清晰、富有愛心。嬰兒或學步兒所能明白的,遠超過他所能表達出來的程度。 照料愛說話的四歲大孩子:在家庭談話之間,當然要讓小孩參予談話;而且如果只是家人之間談話的話,更該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參予。這樣他們才能學會怎樣處於成人世界中,怎樣培養觀察力,建立語彙能力,發展社交談話技巧,也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 讓孩子們參予:我們大家共同擁有的一種需要,便是被愛和被瞭解的需要。在家庭討論活動中,如果孩子從溝通中感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份子,我們便建立起了一輩子享受不盡的親密感。 要留心你的語氣:很多時候是孩子在試驗我們,他們在試探我們的權威性,看我們會不會放棄、讓他們得逞。然而,規矩和界限一旦被堅定地訂好,孩子便會去適應、接受那些限制,並因此覺得感恩。 下指示和拒絕的聲調語氣,相當重要。聲調語氣是你最有效的溝通工具,其抑揚頓挫不但應傳達出你的權威感,同時也應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與關懷。你必須加以努力、對他們所經歷的敏銳地感覺到和對自己的語氣有紀律,才能做得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家是需要最佳心智與愛心的場所。 當你必須說「不」,你必須要稍加思考後再說。你若是常從「不」改說「好」,以後孩子便會去探測你所說的「不」是否仍可改變,這樣便會引起不斷的衝突與鬥智,既耗時間,也費精力,更打擊了孩子接受與認定父母權威的信心。你說「不」的時候,應該要堅定,並且堅持下去。 用你的「不」來教育孩子:有時你說了「不」,孩子一定會問為什麼,你可以柔和地說:「你自己認為是什麼原因呢?你能否想出來,我們為什麼不願你做這事,或去這地方?」很可能孩子就提出了幾個相當不錯的原因,也許是你從未想過的理由。(如果你處事公正,又與孩子溝通良好,這樣的可能性便很高。) 提高聲量可能會引起麻煩: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最易犯的錯誤可能是聲量問題。懷恩大學的研究員將孩子分為三、四歲與五、六歲的兩組,研究顯示出一些有趣的事實。 研究人員對孩子發出指令,有的是積極的、如「拍拍手」等,有的是負面的、如「不要摸鼻子」等。每當研究人員輕柔地說,兩組孩子都照指令做。但是,研究人員一提高聲音,尤甚三、四歲那組的孩子會做出相反於指令的動作。特別是年紀愈小的孩子,通常會因父母大聲喝止,因而更注意他們不該做的動作,使孩子反而做了危險的事。 真正的權威是沉著、平靜、柔和、堅定的。當你無法壓制自己的脾氣時,你就會失去孩子對你的敬愛,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可以藉著激怒你來控制你了。以適當的聲調表達,作堅定的指示,既具威力,又具說服力和鼓勵性。當孩子看到你能夠控制住自己,控制住狀況,他們就會順服於那柔和、權威、自信的聲調。 要得到最佳效果,就要說「請」:在家庭裡,有禮貌的溝通是互相影響的。當孩子有所要求,要教他們用「請」字:「媽媽,請再多加點牛奶給我好媽?」或是:「爸爸,請你幫忙我脫下靴子好嗎?」同時,你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用如此有禮貌的問法:「請整理好你的床。」或是:「請安靜點。」孩子照做之後,你要說:「謝謝你。」這樣的禮貌並沒有將你的權威打了折扣,反而教了孩子在受惠時會說謝謝。 每件事物都在傳達一個訊息:我們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和孩子溝通。我們的姿態間接表達許多訊息;我們的話語、與他們相處的時間,也能作直接的溝通。以結果而論,影響最大的溝通,是在父母談論孩子的時候。不管孩子是否在場或是假裝沒有聽到,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感覺,常會表露於討論孩子的時候。孩子會相信所聽到的對話內容,而且會照所說的做出反應。 我聽過父母稱他們的孩子為怪物或笨蛋,也聽過父母說出這樣冷酷無情的話:「當他三年級閱讀測驗不及格,我們就知道他會很麻煩,永遠當不成好學生了。他在學校的表現太差勁了,不過我早就預料到了,他在家裡就是笨兮兮的。」 我要強調一個想法作為本章的結束,這是家庭溝通的鑰點,大多數人都明白,但是卻很難做到。這個鑰點便是傾聽,真正地傾聽。當子女或父母感到自己的話有人聽進去,就會尊重聽者,也尊重自己,因為他們所說的話有價值。 瓊•蜜林思 時機成熟就會發生 前幾天晚上,我們的五個孩子拿著他們的被子和睡袋,舒適的安頓在我們房裡。當你把五個孩子聚集在一起,並意識到他們全是你的時,那個感覺真是筆墨難言。你記得他們嬰兒時的樣子,你以充滿愛的眼光看著他們。看著你的孩子長大,是這世上最令人感到有收穫的經驗之一。但當他們年幼、每個孩子在成長時,我都會問自己「這個孩子最終會懂得自己上廁所嗎?」,或「我撫養的孩子會與社會格格不入嗎?」我學會的是,他們若在適當的環境裡長大,到最後,所有的孩子都會按自己的時間表學會自己如廁,分享他們的玩具,學會所有其它我們身為父母曾那麼急切地想要他們學會的一切。我們花在教導他們與愛他們的時間,永遠都不會白費。 親愛的丈夫… 你使我著迷!就以今天為例。我們對怎樣與孩子花優質親子時間有不同的看法,我總是堅持那段時間必須包含一項特別的計畫,一次新經歷或一次坦誠的談心時刻。我可大錯特錯了!今天看著三歲的尚恩坐在你腿上,和你一起駕駛牽引割草機好幾個小時,你們是如此快樂,真是件特別的事——這對我也是個啟示。你們之間沒說什麼話,沒有精心製作的計畫,只不過是一位父親和兒子享受彼此在一起的樂趣。你對我們的孩子而言,真是一位好棒的父親。謝謝你愛他們,並把你的所有都給了他們! 樂高積木之戰 遊戲規章:發現目標和攻擊。 目標:除了媽媽還有誰? 剛開始時相當無害。孩子在遊玩時間結束之後,需要清理他們的樂高積木,因此我們把它當作一場比賽。他們必須嘗試由房間的另一邊,把樂高積木扔進一個桶子裡。當然,大多數的樂高積木沒有被投進去。我開玩笑地瞄準特雷西——我的先生。我不應那麼笨的。樂高積木之戰開打了,孩子也全加入。所有炮火都對著我,直到我三歲大的小武士加入了我的防禦戰。樂高積木之戰持續了至少五分鐘。地板到處都是樂高積木,但這次自發性和突發性的舉動,使我們做了通常不被允許而且也不會再做的事,是那麼有趣地結合我們之間的情誼。後來,我們全都動手一起清理,很快就將房間整理的一塵不染。 我學到的功課是,有時暫時忘記規矩是好的,只要它沒有失控、沒有人受傷或傷害他們的感情就好了。我記得我最喜歡的童年記憶,就是我父母讓我嘗試做些不尋常的事。例如,我四歲時我們住在印度,我看見有些生活卑微的當地人赤腳走在街道上,所以我也想試試看。我媽媽解釋街道又髒又熱,我堅持仍然想試試,於是她便讓我這麼做了。她拿著我的鞋子,所以我可以「印度人方式」體驗赤腳的感覺。哇,我覺得好酷!我知道我不會得到允許再這麼做,因此我很珍惜這片刻。我的腳被燙傷了——這並不有趣——但那段回憶真令人難忘! 孩子們的行為總能使你大為驚喜!或許要了解他們所有的行為會有困難,諸如:為何他們要故意頑皮,或是作出與你期望相反之事。有時,要瞭解他們的想法是近乎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行為與你的教導和想法悖道而馳。然後你卻會發現,他們就算不乖,卻可以有顆好心腸,尤其在你正確的教養了他們,教了他們去關愛和照顧他人以後。 當你的孩子似乎老是闖禍,你要謹記於心:孩子看事物的方法不同於大人。他們正在探索人生,所以有時候對你來說是斬釘截鐵的「不」的事,他們卻不清楚了解為什麼。可能沒有人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不能碰某樣東西,或為什麼不能有某些回應舉止。對他們來說,每一天都是個學習經驗,而你們身為父母,就是他們的導師。今日你們所教導的小事,會是往後他們人生中的大基礎。 育兒講求愛、諒解、信心和耐性。你必須看見他們的潛力,看見他們的優點,即使他們老是在惹麻煩。若你花時間灌輸在孩子身上,教導他們去分辨對與錯,你種下的將在他們的人生中開花結果。你的孩子們可能會經歷困難,但若你提供恆久的關愛與支持、維持對錯的良好準則,那一切總會雨過天晴、收得成果。若你以愛持續引領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去,善將會普照大地,甚至在你最出乎意料的時候湧現。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你在幼年時期給孩子的教導將影響一生,那就是,善果不僅會在後來出現,只要你注意,也會在每一日的生活中開花結果。別妄下定論,用信心與潛能的眼光去看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一定會令你驚異! © The Family International. Used with permission.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