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Grow Up Reading
嬰兒從誕生到24個月大之間的發展變化,很充實也很猛然!出生時,嬰兒主要倚賴哭泣作為他們與世界的溝通和互動方式。當他們漸漸成長時,嬰兒開始使用手勢、聲音、臉部表情、叫喊、牙牙學語,最後才是用語言與別人溝通。良好語言技能,幫助孩子成長為擅長讀寫的大人。 父母能透過幫助嬰兒在誕生後就發展以下的早期讀寫技能,而使嬰兒成為成功的學習者和讀者。 講話能力:嬰兒分階段來學習語言。在1-4個月大時,嬰兒主要是語言的接收者。在接下來的4個月內,嬰兒會開始模仿聲音。8個月大時,嬰兒會對她自己的名字作出回應,藉著音調來區分情感,發出聲音來回應,使用聲音來表達她快樂或不高興。12個月大時,嬰兒會越來越注意別人在說的話,對簡單吩咐也會作出回應。她會開始使用簡單手勢,例如揮手來說「再見」或搖頭代表「不」。她會以「喔、噢」等抑揚或驚歎的語氣來咕嚕表達,會說一些簡單的字,例如「媽媽」和「爸爸」。 一歲小孩通常可說6或7個字(雖然很多小孩一個字也不會說,但有些則可能會說50個字),可理解將近70個字。通常一個孩子在理解字彙與說出字彙間,大約有5個月的時距。在12到18個月間,一個孩子的詞彙會緩慢而穩定地增加。一旦他/她能說大約50個字彙時,大多數孩子的詞彙就遽增了。在兩歲前,孩子一天通常學會8個新字的意思。 父母越是常與他們的嬰兒談話、閱讀,嬰兒的詞彙就越是猛然增多。根據嬰幼兒專家,父母給予孩童積極而不是消極的反應,會使孩童的語言技巧增長得更快。 音素的意識:對音素--構成一個字的最小、獨特音調--產生意識,是學習講話與閱讀的基礎。嬰兒是檢測不同聲音的差別的專家。這是為什麼孩子「被設定」在早年時,就可學習多種語言的原因。 嬰兒透過與父母、其他照料者的互動,而對音素產生意識,辨認組成語言的聲音。要每天與你的孩子說話與閱讀,來這樣幫助他發展對音素的意識。 鼓勵你的嬰兒牙牙學語,這會幫助他學習語言。大約二個月大時,嬰兒會開始咕咕叫,使用聽來像是「啊」和「噢」的母音。在5或6個月時,嬰兒會開始練習使用子音(b、d、j、m、n和w是最普遍的)。一歲的小孩會開始將母音和子音合併成單字。 理解:理解是閱讀的核心。雖然學走路的小孩和學齡前兒童,可以跟隨著圖像和內文而理解一個故事的意思,從而加強了他們的理解力,但對嬰兒高聲閱讀、談論書裡所發生的事,是很重要的。吉姆.特里利斯在「高聲閱讀手冊」解釋:「聆聽理解力會加強閱讀理解力」。 當你的嬰兒在聆聽你閱讀時,指出插圖裡關於那個故事的事物,或談及那個圖畫與你嬰兒的生活相關的事。透過這樣的方法,你會伸展你的嬰兒之思考能力,更進一步鼓勵他的理解力。
0 Comments
![]() 編輯自parenting.com 商店買的玩具沒什麼不對,但以下是些你能做得更好的有趣、激發孩子學習的事: 1.強調「啊哈!」--把你的嬰兒當作是一位初露頭角的科學家,留意他啟示你的片刻:在洗澡時所露出的微笑,意味著「是的!當我在水裡時,我可找到橡膠鴨子!」揮動的雙手意指「當爸爸做那個表情時,他就是要搔我的癢了!」當你的嬰兒對時,就滿足她單純的預期,分享她的喜悅。 2.當你的嬰兒醒著時,抱著他直直的坐或站起來。當嬰兒坐或站著、而不是躺著看東西時,他可以看得最清楚。因此把他放在你的大腿上來讓他看新物件;當你帶他參觀他的新世界時,把他放在你的肩上,所以他可以看東西。 3.發展嬰兒臉部和口頭的對話。甚至在嬰兒牙牙學語以前,你就能看見她試圖模仿你的臉部表情。表露出不同的表情,看看她會多麼感興趣吧。「聆聽」她的表達方式和作出回應吧。 4.跳舞。為了滿足你的嬰兒對移動的渴望,就帶他在房間四周跳華爾滋舞,溫柔的來回搖擺,抱著他緩慢上下擺動;坐在迴旋椅裡,當你旋轉時看看他怎樣回應吧。 5.鼓勵嬰兒去辨別味道。把她的嘴當作是個感性的飛行探測器,在她的個人太空裡收集數據。避免太小、銳利或骯髒的東西,讓她舐湯匙,咬咬杯子,或嚼一片麵包皮。 6.大聲讀出來。不要擔心「困難的字」。一個嬰兒聽到他最喜愛的聲音,以不同音調閱讀童謠、書,他就會越入迷。選擇重複使用同樣字句的書,因為嬰兒喜歡聽到自己熟悉的事物。 7.唱歌,有沒有歌詞都可以。忘了你最喜愛的催眠曲的歌詞嗎?哼出來吧。沒有子音和母音的簡單撫慰音樂,經常更激發嬰兒學習。 Image courtesy of taoty at FreeDigitalPhotos.net
![]() 摘自Grow Up Reading(網站) 發展讀寫能力:當你對嬰兒談話時,使用適當的詞彙。例如,說「腳趾」(toes)而不是「小豬」(piggies)。這會幫助你的孩子以最不含糊的方式來學習語言常規。 在嬰兒能說話之前,他們靠手勢來溝通。鼓勵你的嬰兒使用簡單動作和手勢來溝通(例如,以拍手代表「請」,摸他們的胸代表「謝謝」),這能增加嬰兒理解語言的能力,加快他的語言發展。 透過說、唱童謠,來幫助你的嬰兒聽到構成不同字(音素體認能力)的聲音。押韻字有相似的音,例如,著名的Hickory Dickory, Dock裡的"dock"和"clock"就是。童謠在主要的地方使用押韻,這些押韻自然會吸引孩子的注意。透過聽到押韻,嬰兒會開始理解字是由個別聲音組成的,這是一項閱讀的關鍵技能。 除了閱讀傳統畫冊之外,使用互動式的書:加附摺頁的書、不同質地的書、帶著不同氣味的書、會發出聲音的書,這些會鼓勵你的嬰兒去探索、刺激嬰兒的感官。指出書裡的圖像和說出它們的名字,這會幫助增加詞彙量。此外談論故事裡正在發生的事,這會幫助發展領悟力。 當你朗讀書本時,使用對話方式來閱讀。對話閱讀的基本方式是,大人和小孩以會話型式來閱讀一本書。問你的嬰兒故事裡有「什麼」和「為什麼」,暫停,然後回答你的問題。早點引進這種閱讀和詢問方式,會幫助你的孩子開始講話時,會更習慣對話閱讀方式。 發展認知能力:讓孩子玩會回應、突然跳出、製造聲音或移動的玩具,這可幫助你的嬰兒理解因果。在9到12個月大時,大多數孩子會開始獨自的玩玩具,喜歡會回應或製造聲音的玩具。這年齡的嬰兒會開始以很多不同方法探索(搖、擊打、扔、摔)物體,並開始以正確方法使用物體(搖晃撥浪鼓,用杯子喝東西,聽電話)。 玩躲貓貓遊戲。年幼嬰兒還沒發展出物體不變的知覺,即理解看不見的東西仍存在之道理。開始時,你可藏在一條毯子後面,然後把臉伸出來看著嬰兒。把一條圍巾放在頭上,讓嬰兒把它摘下。把東西隱藏在箱子下面,讓嬰兒撞倒箱子、找回東西。 發展移動功能:給嬰兒常常在地板四周移動的自由。年幼嬰兒需要花時間趴著或躺著,所以他們的肌肉得以發育,為他們生命的頭15個月裡的重要移動功能發展作好準備。坐在嬰兒搖椅或嬰兒座裡太久,會妨礙嬰兒的移動功能發展。 當你的嬰兒漸漸成長、開始爬行和學走路時,繼續讓他常常在地板上玩。增加一些攀登性的挑戰,例如坐墊、斜坡和隧道,來改進主要的移動功能。 幫助進一步發展手、眼協調和良好移動功能的遊戲包括:以積木建造高塔和打翻這些高塔,把蓋子蓋在容器上和揭開蓋子,拆開玩具和再次把它們組合起來,撿起移動中的球或物體,轉動門把和翻書,塗鴉和以手指畫畫,用黏土做形狀。 發展社交和情感:玩手指和手勢遊戲,例如隨著童謠伴唱而互相拍掌、躲貓貓等遊戲等。鼓勵你的嬰兒模仿這些手勢。在嬰兒會說話之前,做手勢是他們的一種溝通方式。當你對嬰兒的手勢作出回應時,你會加強他的溝通效應。 與你的嬰兒一起唱歌。音樂會刺激他大腦的認知和感情領域。 鼓勵嬰兒模仿你每天的活動--家務雜事、嗜好、娛樂等等,來激勵他玩有趣的活動。告訴你的嬰兒你在做什麼,促使他模仿你。扮演的遊戲可幫助改進嬰兒的移動功能,並且培養成就感。 讀些關於日常生活的書,例如刷牙、洗手、穿鞋、洗澡等。在孩童準備去學習和如何運作這些舉動時,這些書會帶給孩童很多鼓勵。 詹姆士達布遜寫
從出生到七個月大:一個小孩到了六個月大時,他應該已能從父母偶而用手掌打他們的管教中得到益處(通常打在手上),因為他做了你叫他別做的事。在這年紀,他們大部份時候都可以了解「不」的含意,即使他們並不了解實際的原因為何。例如:如果他扯下你的眼鏡,雖然他可能不了解為何不可以這麼做的理由--像是眼鏡會破等等,--可是他能了解「不可以」,並且了解如果他違抗你的話,就是不聽話。但是為了換孩子尿布時他動來動去或半夜裏哭泣這些原因,而責打一個六個月大的幼兒是項嚴重的錯誤。在這幼年時期,最主要的事是,他須要被抱、被愛,而最重要的是,他須要聽到那撫慰的人聲。在他餓了時餵他,保持他乾爽、清潔和溫暖。 在另一方面,如果他每次輕輕哭一聲,你就急忙去抱起他的話,你有可能會教養出一個愛哭鬧、過份要求的嬰兒。嬰兒可以很容易學到操縱父母的技巧,那就是經由一個叫做「行為控制」的過程,任何會帶來令人愉悅後果的行為,他們都會重覆再做。因此,一個健康的嬰兒藉著用些力氣將喉頭裏空氣往上推來發聲,能夠使他的媽媽整天(或整夜)十二個小時在他的育嬰室裏忙碌不堪。為了避免這種結果,你要給予你的嬰兒所需的注意力,但同時也要小心不要把他養成一個小暴君,明白如何處理這種情形是很重要的。 那個過份要求的暴君將會長大成為一個會思考、有愛心、具有永恒靈魂,並且在造物主心中具一席之地的人類。對於那些筋疲力竭,不堪其煩的新任母親,我要說的是:「繼續努力下去!妳正在從事這宇宙中最重要的使命!」 八個月到十四個月大:很多小孩在這年齡層會開始向父母的權威挑戰,一足歲時,這些正面的衝突尚算輕微,並不常見,然而未來掙扎的起端已可預見。 確定你所訂的規定或處罰判決是由聖靈所引導的,並且不會太難遵守或太嚴,也不是在震怒或未經祈禱的情形下所做的。 父母該如何管教一歲大的小孩呢?要非常小心和溫和!這個年紀小孩的注意力極容易被人引開,與其從他手中強奪下一個磁杯子,倒不如拿其它顏色鮮亮的東西給他看,然後你必須準備好接住他丟下來的杯子。當不可避免的衝突發生時,你必須以堅定一致的態度來贏得他們,而打手心則是最後的管教方式。再次強調,別害怕小孩子的眼淚,這可能成為他們對付午睡、上床時間、洗澡的有利武器。我們要有勇氣來帶領小孩子,但小心不要以粗暴、嚴厲、看輕他們的態度來這麼做。 十五個月到二歲大:據說整個人類可廣泛地區分成二大類別:一種是對人生中各種提案投「贊成票」的人,另一種是傾向投「反對票」的人。我很有自信地告訴你,世界各地學走路的幼兒們必定是投反對票的。如果有一個字可以代表十五個月到二歲大這段年紀的特色,那就是「不!」不要,他不要吃麥片粥。不要!他不要玩他的玩具。不要,他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想上床睡覺。 讓我做幾個管教上的建議,我希望這些建議可舒緩一些由這年紀幼兒所帶來的緊張。然而我必須先說,在這段不穩定時期,這種負面特性是正常而健康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個一歲半幼兒表現得像五歲大的孩子一樣。 首先,為了很明顯的理由,當有可能時,由父親來幫助和參與管教的過程是極為重要的。 有關對於個性倔強幼兒的具體管教,輕微的責打可從孩子十五個月至一歲半大之間開始。但不應該是經常性的,並且必須等到他們故意違抗時才用。 打得痛是必須的嗎?是的,否則就毫無影響力了。一巴掌打在包著三層濕尿布的小屁股上,當然是無法表達其緊要訊息的。然而,少量的痛對一個年幼的孩童卻極具效力,當然,鞭打或痛打他是絕對不必要的,打在腿上或屁股上兩三下會使他稍為疼痛的巴掌,就已足夠強調「你必須服從我」這個重點了。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在犯錯行為發生後馬上處罰,不然就不要處罰。一個不到兩歲幼兒的記憶力範圍是有限的,你不能延遲十分鐘後再來執行處罰。然後,在處罰結束,淚水漸止之後,你的孩子可能想被擁抱,以確定父母仍然愛他。無論如何,一定要讓他這麼做,你要充滿愛地用雙臂擁抱他,讓他體會到那份安全感。輕輕地搖他,告訴他你有多麼愛他,和他為什麼必須「照爸爸說的去做」。這一刻會是一整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要請父母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幼兒在學習發展過程中自然而必須的行為而處罰幼兒。譬如說,他們對所處環境的探討,那在對刺激他們的智能來說,是極重要的。譬如說,同樣一個水晶飾品,你我身為成年人的,會僅藉著從視覺的檢測來獲得想要得到的資訊,而幼兒卻會拿起它,嘗嘗看,聞一聞,在空中搖一搖,在牆上撞撞看,往遠處丟去,然後聽聽看它跌得粉碎時所發出的美好聲音。藉此過程,他學了很多有關地心引力,粗和光滑的表面有何不同,玻璃的易碎性,還有母親那令人吃驚的忿怒。 難道說我是在提議應該任由小孩子去摧毀一個家庭和家中的所有物嗎?不是的,但是,期望一個好奇心強的小孩子不摸任何東西也是不對的。父母應當移開那些易碎或是特別具危險性的物品。 齊格勒著
管教的定義:「糾正、塑造人的訓練或經歷,使那人更有力量或完備。」 一個真正殘障的孩子:殘障孩子有各種型態。比如,佛萊迪就是個有嚴重殘障的孩子。我在多年前遇到他,那時我正在南卡羅來納州探訪他的家庭,向他們銷售一套烹飪用具。如果你只是初次見到他,你會對我認為他是個有嚴重殘障的孩子之說法大感懷疑。他是個早熟的九歲男孩,一頭金髮、藍眼珠,體格顯得比實際年齡大些,他爸爸說他是「天生的運動員」。他的學業成績優秀,在各方面顯示出是個聰明的學生。然而,他是我所見的嚴重殘障童之一,他在行為上有殘障。 佛萊迪很粗魯、輕率、自私、愛橫加使喚、不為人著想、慣常使性子來操縱脅迫家人。 然而,這並不是佛萊迪的錯,他只是照著被教導的方式去做罷了。他的父母寵他、愛他,說他們因為太愛他而無法拒絕他的任何要求,所以不管教他的任性、強求、粗野、自私、發脾氣和輕率。父母在孩子成長期間不對他們有所管教,就是迫使學校、社會對他們加以管教。多麼可悲呀!其實,佛萊迪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是希望被愛、被管教的。 我相信,我們的天性常常想反對權威。在孩子生命的每個階段中,他們都會有些抗拒的行為。一個希望培養積極樂觀孩子的父母,必須明白孩子的抗拒和叛逆並不表示他們想贏,或想要你屈服於他們。他們只是在測試你罷了,所想得的保證是,你是既堅定又慈愛的。他們需要、也必須在一個界限內行事;而且有個具愛心的權威的人與之同行,能讓他們信心十足地得到前進的方向,邁向成功的人生。 童年一生只有一次,而那段期間正是構成人格的時期。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們機會去發掘才能,建立持續一生的身體、心智及靈性上的健全習慣;或我們可以因忙碌而錯過了這個寶貴時期,因為我們不清楚自己生命中的優先重要事情是什麼,或讓孩子們花太多時間在沒有互動的消遣上。
*** 孩子們需要活動,他們需要從其他方面、而不只是影片,來獲取知識體驗。很可悲的一件事是,這個年代的孩子已越來越少做活動。他們的生活需要平衡,即使那意味你要限制他們每日及每星期看電視或玩電腦的時間。雖然在許多方面,這個社會就是在朝這個方向走,但你要記得,孩子在小時候從你身上所學到的事,將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 學齡前的孩子,使我們聯想起午睡、在沙箱子裡玩耍及學習怎麼算數的時代。但在今日這個年代,小手指頭在鍵盤上打字及按滑鼠,也被認為是早期教育的一種經歷。 然而反對者則說,太早讓孩子們接觸電腦,會混淆他們心智上的重要技能,如聆聽、專心及集中精神等等。一位教育學家相信,使用電腦能改變一個孩子腦力上的成長。 「孩子玩電腦時,不能像玩平常遊戲時那樣運用腦力及身體。」教育心理學及作者珍.何麗這麼說。何麗說:孩子們學習接球、丟球及攀爬,比操作一個電腦滑鼠還重要。讓孩子學習去表達自己及有創意地玩,比玩電腦較為重要。她說:例如,用衣夾自己動手做洋娃娃,比按滑鼠在螢幕上選擇洋娃娃的頭髮顏色,更能訓練他們變得心靈手巧。 「孩子們本來就很渴望學習,而不是等待下一個螢幕的出現,」何麗說。「孩子們需要用自己的腦力去想像,而不是使用那些已準備好的電腦圖像。」 何麗說:孩子在學齡前學習如何和他人和睦相處,是很重要的,若孩子老是「盯著螢幕看」,就花少一點時間學習和別人好好相處、說話及表達自己了。(摘自凱蒂汀在《有線雜誌》(Wired magazine)裡刊登的文章) ![]() 亞麗安娜·安瑞森 我三歲的兒子安東尼聰明又活潑,他很喜歡學習新事物。不久以前,他最喜歡談論的話題是閃電。他對暴風雨,和有時被閃電擊中而著火的房屋等事情,好像總是可說個沒完沒了。當他開始用微笑摩比人組合式積木和樂高積木,組合出不同的場景來演出那些情況時,我便教導他有關富蘭克林如何發明避雷針,來避免這樣的災難,好將他的思想和精力,導向較積極正面的方向。 幾個月後,安東尼晚餐吃到一半停了下來,若有所思地看著我,述說現在有些動物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或居住之地,而處於瀕危狀態。我很好奇地想要知道,他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說什麼,於是就問他,為什麼有些動物沒地方住。 他解釋說,人們因為要造房子、修公路,所以砍倒了樹木,像無尾熊之類的動物就沒地方可去了。當然,他說得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看得出,他大體上明白這一點,並真心在顧慮動物們會失去牠們自然界的棲息地。他專注於這個主題幾個星期之後,又開始下一個奇妙的發現,我想新的主題是有關傳統的五種感官。 和兒子談論有關富蘭克林、瀕危物種和五種感官之際,我領悟到薰陶年幼的孩子是多麼容易,因此教導他們作明智而負責任的決定,又是何等重要。孩子們很樂於為改善世界而盡自己一份力,而我們可以在他們很年幼時,就對他們灌輸愛護和尊重環境的觀念。 現在安東尼很熱衷於垃圾分類,他會把可回收的垃圾放在適當的垃圾桶裡,又為植物澆水和照顧花園。他知道如果可行的話,走路比開車更好,因為既可省錢又不污染環境;而且當我們要離開一個房間時,他比我更記得要關燈。 雖然剛開始,我要花時間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他們解釋這些概念,同時又不要讓他們感到擔憂或不開心,但這麼做是值得的。看到自己年幼的孩子會花心思和功夫去照料他四周的環境,而不會破壞它,或認為它的存在是理所當然之事、所以不愛惜它,這讓我感到十分喜悅。 © 活躍人生
![]() 德瑞克及蜜雪兒.布魯克所寫,摘錄自《晨鳥讀本》老師與父母應用手冊 要有良好的教育就需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因學習大都以閱讀能力為基礎。我們身為父母親及老師們,應盡力去擴展孩子們的思考過程,幫助他們傳達自己的感覺及想法。 孩子們在一個隨時可以獲得各式各樣讀物的環境下成長,較能培養出閱讀的興趣。若你在他們年幼時就讀書給他們聽,他們的進步也會是很快速的。特別吸引孩子的簡單書籍,也能用來幫助他們開始學習閱讀,你可以鼓勵他們指出他們能認出的單字。 教導孩子閱讀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父母親(或老師)要以有趣、高興及快樂的方式教導他們。當教導閱讀時,父母親應永遠記得這些事: * 學習是生命裡最讓人興奮的遊戲,它不是工作。 * 學習是一種獎賞,不是一種懲罰。 * 學習是一種樂趣,不是一個例行工作。 * 學習是一個福分,不是一個剝奪福利的行為。 孩子閱讀的進步程度會因人而異,但有件事是不變的:那就是你身為父母親及老師所展現出來的關心及注意力,會造成很大的差別。若你的孩子很快樂、積極、有興趣及喜歡做這件事,那你所採取的任何閱讀方式都會成功。 許多人相信年幼的孩子,可能會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學習閱讀。然而,若你是以活潑而不冗長乏味的方式來教導他們閱讀,你將會發現相反的事才是正確的。你的孩子將會認為學習閱讀是種樂趣,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比較濃厚,而且也能增加他們想要學習的渴望。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比年紀大一點的孩子較不會懼怕閱讀,不會認為閱讀是很恐怖又深奧難懂的事,他們反而會認為學習閱讀是另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成功的訣竅之一,就是要確保你的孩子知道他們在進步了。當他們有所成就時,你要讚美他們,孩子就會想要繼續學習下去。 對年幼的孩子而言,開始能夠閱讀,會使他們覺得特別好玩,因他們開始看到他們可以認得和讀出的所有新單字。在閱讀結束之後,要簡單複習他們學過的新單字,大大讚美他們的進步,簡略看看下次要學習的新課程,然後熱情的給予擁抱來讚美他們,這些對大部分孩子而言,都是很好的激勵。 我們的頭腦就像一台電腦一樣,每天都能接收龐大的資訊,而它接收越多,它就會有越多的容量。教導一歲到五歲左右的孩子閱讀,其效果會非常好。年幼的孩子是語言天才,他們到五歲時,通常已學會一種語言(或二到三種)、運動、簡單數學、基本寫字能力等等。這個年紀的學習能力最強,他們在這時候的學習能力,比生命的後來階段更好。 若你能以清楚、富教育性及精確的方式教導年幼的孩子,他們幾乎可以學習任何東西。明白這些事情的重要性,能使我們察覺到孩子們的潛能,同時瞭解到教導一個孩子的偉大責任。 閱讀時該做的事: * 要保持心情愉快!喜愛教導和你在一起的孩子們。 * 在孩子表現良好時,要盡量讚美他,來這樣鼓勵他。 * 要有熱忱。 * 避免令他們分心的事物,要確保你的孩子能專注於你在講解的事。 * 教導孩子讀書時,從左唸到右是很重要的一點。把你的手指頭或鉛筆放在單字下面,從左到 右來指引他們的眼睛。 閱讀時不該做的事: * 不要讀得太慢,讓孩子覺得無聊。 * 不要考驗孩子。 * 若孩子已沒有興趣讀下去,不要繼續。 * 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家庭教育和全國幼童教育協會
對大腦發展之新了解,肯定了很多父母和照料者多年來已知道的事:1)良好的產前照料,2)幼童與成人間之充滿愛的溫暖關係,3)嬰兒誕生後給予積極激發,會對兒童的發展產生一生的影響。 每次你看到一個嬰兒時,你想知道她正在想什麼嗎?嗯,原來她腦內有很多活動在進行著,遠遠超出人們以前的想法。根據最新的大腦研究,甚至在嬰兒出生前,他們的大腦早就開始運轉了! 嬰兒出生時,其大腦內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或神經元。當嬰兒在認識環境和與照料者建立關係時,她的腦細胞之間立即會產生連繫,人們稱這為神經元突觸。神經元和突網路,支配各種各樣的功能,例如視覺、聽覺和移動感。若孩子的大腦生下來就沒受到激發,這些突觸就無法發展,這會削弱她的學習和成長的能力。 環境因素對幼童的大腦發展之龐大影響,是具體而驚人的,不僅會影響嬰兒的一般發展方向,而且實際上會影響人腦怎樣裝設其錯綜複雜的電路。 人怎樣發展學習,極其重要而不斷地有賴於個人基因遺傳,和一個人是否有得到後天的營養、環境、關心、刺激和教導之相互作用。 溫暖和溫馨的照料,幫助嬰兒茁壯成長,對其健康的發展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父母來說,這意味什麼? 運用以下5點育兒訣竅,會幫助保證未來幾年,孩子的大腦朝健康方向發展,和情緒穩定。 要使嬰兒感到溫暖、愛和有積極反應的照料:研究顯示,得到積極看護的孩子,例如觸摸、搖擺、談話、微笑,當他們長大時更容易面對困難。他們更容易與其他孩子相處,在學校時也比那些小時與大人不很親近的小孩表現更好。 對你的孩子談話、閱讀和唱歌:與你的孩子溝通,會為他稍後的學習,建立一個堅實的基礎。談和唱每日的事件。向較大嬰兒和學步小孩讀故事時,為了鼓勵他們參與,可用回答問題,指出在書裡所看見的東西,或重複押韻詞和詩、歌疊句等方式來向他們閱讀。 鼓勵安全的探索和玩耍:許多人以為獲得知識就是學習的途徑,但實際上,孩子卻透過玩耍來學習。積木、美勞、拼圖和扮演,是幫助孩子發展好奇、自信、語言和培養解決問題之技能的一些活動。讓你的孩子選擇她的許多活動。若她轉過臉去或好像沒有興趣,就把活動放在一邊。讓她感興趣時再撿起來玩。 利用管教時刻作為教導的機會:孩子違規來測試你的反應,有時衝動行事,是正常的。父母需要設定限制,來幫助教導孩子,而不是處罰他們。例如,告訴你的孩子什麼行為是可接受的和導致積極的溝通—要這樣說:「把腳放在地板上」,而不是「不要把腳放在椅子上!」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