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一生只有一次,而那段期間正是構成人格的時期。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們機會去發掘才能,建立持續一生的身體、心智及靈性上的健全習慣;或我們可以因忙碌而錯過了這個寶貴時期,因為我們不清楚自己生命中的優先重要事情是什麼,或讓孩子們花太多時間在沒有互動的消遣上。
*** 孩子們需要活動,他們需要從其他方面、而不只是影片,來獲取知識體驗。很可悲的一件事是,這個年代的孩子已越來越少做活動。他們的生活需要平衡,即使那意味你要限制他們每日及每星期看電視或玩電腦的時間。雖然在許多方面,這個社會就是在朝這個方向走,但你要記得,孩子在小時候從你身上所學到的事,將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 學齡前的孩子,使我們聯想起午睡、在沙箱子裡玩耍及學習怎麼算數的時代。但在今日這個年代,小手指頭在鍵盤上打字及按滑鼠,也被認為是早期教育的一種經歷。 然而反對者則說,太早讓孩子們接觸電腦,會混淆他們心智上的重要技能,如聆聽、專心及集中精神等等。一位教育學家相信,使用電腦能改變一個孩子腦力上的成長。 「孩子玩電腦時,不能像玩平常遊戲時那樣運用腦力及身體。」教育心理學及作者珍.何麗這麼說。何麗說:孩子們學習接球、丟球及攀爬,比操作一個電腦滑鼠還重要。讓孩子學習去表達自己及有創意地玩,比玩電腦較為重要。她說:例如,用衣夾自己動手做洋娃娃,比按滑鼠在螢幕上選擇洋娃娃的頭髮顏色,更能訓練他們變得心靈手巧。 「孩子們本來就很渴望學習,而不是等待下一個螢幕的出現,」何麗說。「孩子們需要用自己的腦力去想像,而不是使用那些已準備好的電腦圖像。」 何麗說:孩子在學齡前學習如何和他人和睦相處,是很重要的,若孩子老是「盯著螢幕看」,就花少一點時間學習和別人好好相處、說話及表達自己了。(摘自凱蒂汀在《有線雜誌》(Wired magazine)裡刊登的文章)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