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与周围的人有良好的沟通,比如你的丈夫、妻子、上司、同事、孩子、父母、或朋友等,都需依靠一些基本的待人原则。学会这些原则,能帮你建立快乐和健全的人际关系。
诚实:良好的沟通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而尊重则建立在诚实上。 机智:诚实虽是重要的,但以充满爱心、为他人着想的方式来表达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对待那些天性比较敏感的人、或事情本身就属于较为敏感的主题时,就更须如此。 智慧:智慧会使你处事得体。 爱:当孩子们感到被爱或被人关心时,便会使他们比较容易从正确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你或许无法正确地处理每一件事情,但他人若看到你的出发点是爱的话,一些小问题或误会就不会变大了。 积极正面的态度:乐观进取的态度,通常会使他人也做出积极的响应。鼓励和诚恳的赞赏,总是会被人感激的。 选择适当的时间:说话的时间,经常与说话的内容同等重要。“智能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 洞察他人的感受:对自己的需求敏感得很容易受到伤害,是不好的,但细心顾虑儿童的好恶、需求、情绪则是好的。 保持开明的态度:每个人的看法,以及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总会有所不同。因此,停止一下你的想法,静下来聆听别人叙述他们的感受,会表示出你对他们的尊重,还会促进积极有利的交流。这样,你的孩子在与你相处时会比较自在一些,他若知道你愿意聆听、即使你并不同意、但仍能对他的陈述保持开明的态度的话,就会鼓励他来寻求你的忠告。 要有同情心:要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去了解在对方所说的话语背后隐藏的感受。 要有耐心:有时,不去打断对方地聆听儿童说话、或不催促对方快点把话说完、或不为他们定下结论是很难的。但耐心聆听会表现出你对他们的爱与尊重,这么做是值得的。 要有幽默感:开怀一笑,可能就会化解紧张和困窘的情形。放松一下吧! 要平易近人:字典把平易近人解释为“引人动心的友善;很容易交谈。” 要清楚明了:人与人之间若能直截了当、不借用那么多暗示的话,误解就会减少许多了。别让孩子猜疑,把你的意思说清楚。你若不确定对方是否明白的话,就应该去问对方。 要付出努力:有时,沟通只是辛苦的工作--但其结果却是值得的! 保持持续的沟通:经常彼此沟通的人,比较了解对方;当有问题产生时,也比较容易一起解决。 Photo © visual photos.com
0 Comments
![]() 要留心你的语气∶很多时候是孩子在试验我们,他们在试探我们的权威性,看我们会不会放弃、让他们得逞。然而,规矩和界限一旦被坚定地订好,孩子便会去适应、接受那些限制,并因此觉得感恩。 下指示和拒绝的声调语气,相当重要。声调语气是你最有效的沟通工具,其抑扬顿挫不但应传达出你的权威感,同时也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关怀。你必须加以努力、对他们所经历的敏锐地感觉到和对自己的语气有纪律,才能做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家是需要最佳心智与爱心的场所。 当你必须说“不”,你必须要稍加思考后再说。你若是常从“不”改说“好”,以后孩子便会去探测你所说的“不”是否仍可改变,这样便会引起不断的冲突与斗智,既耗时间,也费精力,更打击了孩子接受与认定父母权威的信心。你说“不”的时候,应该要坚定,并且坚持下去。 用你的“不”来教育孩子∶有时你说了“不”,孩子一定会问为什么,你可以柔和地说∶“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呢?你能否想出来,我们为什么不愿你做这事,或去这地方?”很可能孩子就提出了几个相当不错的原因,也许是你从未想过的理由。(如果你处事公正,又与孩子沟通良好,这样的可能性便很高。) 提高声量可能会引起麻烦∶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最易犯的错误可能是声量问题。怀恩大学的研究员将孩子分为三、四岁与五、六岁的两组,研究显示出一些有趣的事实。 研究人员对孩子发出指令,有的是积极的、如“拍拍手”等,有的是负面的、如“不要摸鼻子”等。每当研究人员轻柔地说,两组孩子都照指令做。但是,研究人员一提高声音,尤甚三、四岁那组的孩子会做出相反于指令的动作。特别是年纪愈小的孩子,通常会因父母大声喝止,因而更注意他们不该做的动作,使孩子反而做了危险的事。 真正的权威是沉着、平静、柔和、坚定的。当你无法压制自己的脾气时,你就会失去孩子对你的敬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借着激怒你来控制你了。以适当的声调表达,作坚定的指示,既具威力,又具说服力和鼓励性。当孩子看到你能够控制住自己,控制住状况,他们就会顺服于那柔和、权威、自信的声调。 要得到最佳效果,就要说“请”∶在家庭里,有礼貌的沟通是互相影响的。当孩子有所要求,要教他们用“请”字∶“妈妈,请再多加点牛奶给我好妈?”或是∶“爸爸,请你帮忙我脱下靴子好吗?”同时,你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用如此有礼貌的问法∶“请整理好你的床。”或是∶“请安静点。”孩子照做之后,你要说∶“谢谢你。”这样的礼貌并没有将你的权威打了折扣,反而教了孩子在受惠时会说谢谢。 每件事物都在传达一个讯息∶我们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我们的姿态间接表达许多讯息;我们的话语、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也能作直接的沟通。以结果而论,影响最大的沟通,是在父母谈论孩子的时候。不管孩子是否在场或是假装没有听到,父母对孩子真正的感觉,常会表露于讨论孩子的时候。孩子会相信所听到的对话内容,而且会照所说的做出反应。 我听过父母称他们的孩子为怪物或笨蛋,也听过父母说出这样冷酷无情的话∶“当他三年级阅读测验不及格,我们就知道他会很麻烦,永远当不成好学生了。他在学校的表现太差劲了,不过我早就预料到了,他在家里就是笨兮兮的。” 这个钥点便是倾听,真正地倾听。当子女或父母感到自己的话有人听进去,就会尊重听者,也尊重自己,因为他们所说的话有价值。 ![]() 问:我很爱自己的孩子,也很想做一个好家长,但却为此感到无能为力。世上有任何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心情愉快、并适应环境变化的人才的秘诀吗? 虽然世上没有这样的秘诀,但却可以说:培养这种孩子的关键就是:爱!尽管我们无法在这个短小的专栏里对这种父母之爱进行彻底的论述,但是我们却为你刊登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清单。在这个清单上,归纳了一些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父母们可以借此来向自己的孩子们表示出他们的爱。
![]() 麦可G.康纳,心理学博士,《家庭新闻》 孩子们不只从自己做的事情中学习,也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家长们在孩子面前争执及意见不合。在孩子们面前意见不合、争吵及开始冲突之前,请先想想以下的见解。 父母与子女之间栽培的感情,会让孩子们注意及采纳父母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孩子们会信靠、模仿及尽力聆听和他们感情甚笃的人。不像成人,孩子们会毫不顾虑、毫无经验而直接地吸收父母的观点。 父母发生冲突,能导致孩子们精神上极大的冲击,致使他们局促不安、情感不稳定、产生古怪的想法及过渡活跃等。许多孩子们不会被轻微的意见不合影响,但有些孩子却比较敏感,行为会受到混乱的情绪影响。父母的对错观点有异时,孩子们如何面对呢?答案是:”他们无法应付自如。” 意见不合及争执对孩子的影响,会因他们年纪增长而改变。许多父母没意识到,在孩子面前吵架及发生冲突时,孩子会开始无视父母的渴望、价值观及态度,可能会想:“如果父母意见不一样,那我就能自由地去相信我想相信的事情,及做我想做的事情。”当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时,双方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都不可靠。 孩子们模仿父母的行为,是父母亲争执及意见不合的最令人恼怒的后果。孩子们不只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且会表现得比父母更严重,尝试超越父母。这么一来,孩子们会以类似的语气、音量、声调及速率来表达自己。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孩子们最后会表现得像和他们吵架的父母一样。 导致父母争执和意见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没有在问题出现之前,事先议定子女养育的方法。极少数父母会在问题出现之前,事先讨论如何处理它们。预防问题比事后解决问题更有效。 -除非父母先有机会讨论,或在私下先解决问题,否则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养育子女的问题。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示你不同意丈夫或妻子的立场或意见。 -决定你们两人都赞成的教育子女方式。如果你们只是因为避免争吵而同意一种方式,但后来又不支持对方,这么做是没有效用的。 -在孩子们的问题出现之前,要先决定好你们对他们有什么期望,这样才不会导致父母亲之间的不协调及争执。 ![]() 保罗•华特著 Paul Welter 发问 维特•卡提雷博士( Victor Cottrell) 提到许多年以前和六岁大的女儿仙蒂之间的一段对话。请注意维特向仙蒂所提问的一些极佳的“什么”和“如何”的问句。他不仅告诉仙蒂他的观点和感觉,还借着一些问题来引导仙蒂领会到这些事情: 虽然我向仙蒂说了许多次 “请把你的玩具从车道上拿走”,但她却从来不把她的玩具从车道上移开。有一天晚上,我开车进来,不出意料地发现:她的小脚踏车又停在车道上了。我尽可能小心地把车子停得非常贴近它、但并没有压到它,因为我知道仙蒂绝不会是那个修理脚踏车的人。那天,我恰好在大学里教了一门“沟通”的课程,因此我感到很自豪,于是我决定学以致用一番。 我走进了房间,先与妻子聊了聊,然后就去找仙蒂。我把她抱在怀里,大大地拥抱了她,然后又问她今天过得如何。我们都很开心,大约在五分钟、或十分钟以后,我对她说:“小蜜糖!我们一起出去散步好不好?” 她说:“好啊!”当然!我知道我们正在朝哪儿走。我们步出前门,然后走在了车道上。仙蒂停了下来,像在注视着什么。 我问她:“小蜜糖!你看到了什么?”你是知道的,这是一种古老的好策略:让对方自己招出来。 她说:“嗯!我看到我的脚踏车停在了车道上。” “是啊!我的车子也在那里,对不对?这辆脚踏车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 “哦!你可能会压坏它!” “爸爸对这件事的感觉是什么呢?” “爸爸一点都不喜欢!” “嗯!那你觉得怎么样呢?”我正尝试去引导她了解我的权利,现在已经快达到目的了,我觉得我真是个聪明的家伙。 但她抬起头来,用她的一双小眼睛看着我,问道:“爸爸!你每天花多长的时间来使用这个车道呢?” 嗯,我想了想,说:“你是知道的,我在早上使用十五秒钟,或许在晚上也使用十五秒钟。嗯. . . ”我有点结结巴巴的。 然后,她又追问说:“爸爸!你知不知道我每天在这个车道上玩多少时间?还有我的朋友在这个车道上玩多少时间?” 我又有点结结巴巴的了。 “我们整天都在用这个车道,因为你常常对我说:你不喜欢我们在路上玩。” “没错!我不喜欢你们在路上玩。” “所以,这是我们能玩的最好的地方。” 突然间,我开始明了:我并没有一条“车”道,我有的只是一条“玩”道!如果我乖乖的话,我或许能说服孩子让我偶尔地使用一下她的“玩”道。 当我们用孩子的眼光注视这个世界、认真地听、努力地去了解时,我们就能比以前更清楚十倍地看到他们的世界。 为什么大人会有这种可笑的想法,把房子旁边的那条路叫做 “车” 道呢?这只是我们大人的想法,它并没有真正地描绘出这条路的用处。从那天起,我开始把车道想成 “玩” 道了。随着这种想法的改变,我的态度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当我再次看到车道上的玩具时,坦白地说,我就不再是那么气恼了。“沟通” 改变了我们. . . 我们需要去了解别人的处境,我们也必须愿意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幸运的是,维特用心地聆听了她女儿的话;然而,并非所有的大人都会这么做。我们有些人可能会像下面这位母亲一样: 我六岁的儿子正在谈他的新宠物哈威。我当时正忙着,所以只听进了一半,直到有一天,我正要把他那些干净的内衣收进衣柜里时,有一条黑蛇正睁着一对黄色的眼睛瞪着我!我尖声大叫,把衣服扔得到处都是。儿子悠闲地走进来,用他六岁智慧的声调对我说:“我告诉过你,我要把哈威放在衣柜里,你说过‘可以’的。” 这个事件大大地教训了我,在说“好吧”以前,要更小心地聆听。我费了不少唇舌向儿子解释,哈威在衣柜里是会死掉的,它必须到外面和它的家人住在一起。我的儿子听了以后,就把哈威放在前廊上的一个篮子里。第二天早上,哈威走掉了。我儿子疯狂地寻找了一会,什么都没有发现。他想念了它好几天,也就忘了。但我却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教训!我多了六根白头发!得到知识和智慧的第一步,可能就是要用心地聆听。 威廉及马莎·海尼曼·派琶,哲学博士,网络文章
天下所有父母偶而都会在孩子面前生彼此的气,但如果你能保持相当融洽的气氛,直到独处的时候,你将能免除你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之前,就要面对感情复杂的情形。 然而,不管你们多么努力尝试,结果还是在儿女面前开始争吵时,就该马上停止争吵,对儿女保证:“我们很抱歉让你难过,我们知道当我们争吵的时候,对你来说是很难受的事情。即使我们吵架的时候,爸爸和妈妈仍然彼此相爱,而且永远爱你!” 有些人有一个很普遍却错误的想法,以为“真实生活”的争吵能够加强小孩子的个性。但事实上,当问题出现时,孩子们因心智都尚未成熟,所以无法保护自己情感上不受到伤害。因此父母的争执和其它令人不快的事情,都只能让小孩子更加惊慌。 但如果你能避免让你的孩子体验悲伤的事情,特别是目睹你和配偶吵架的痛苦,长久下来,他会学习去养成一种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他的世界,及有能力去体验他想要及需要的和谐及爱。在他长大之后,这种积极的看法将能给他力量及恢复能力,来有效地面对生活中每天的挑战。 因此下次当你在孩子面前生气的时候,设法记得他会觉得那就像一场原子弹爆炸一样。因此要尽量抑制怒气,直到独处的时候。如果你能这么做的话,你是在促进孩子情感上的安康,就像你在照顾他肉体上的健康,不让他在街头流浪及远离火炉一样。 “每个人都应该敏于听、慎于言,不要轻易动怒。” ![]() * 从一开始时,就去努力与你的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关系。要鼓励每一个孩子来自由、坦白地向你倾吐心声。当然,你必须小心谨慎,不要对一个正在向你倾吐心事、承认错误、或吐露恐惧感的孩子表露出批评、责备、或贬低的态度。如果你的孩子能从你那里体会到这一类的不良反应的话,那么,他以后就很可能在心中迟疑是否应该向你倾吐自己的心事了。 如果我们能有特别坦诚的讨论时间、再加上很多充满了爱的拥抱、以及专心努力地聆听和了解孩子们的心事的话,我们就能向年幼的孩子们确保:我们爱他们,我们真的关心他们。这样,你的孩子们就永远也不会忘记与你共享的这些特别宝贵的时光。这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幼年时最珍惜的时刻,即:我们的父母能给我们他们自己的时间和关注,能与我们一起交谈,能把他们的爱灌输在我们的身上。 当然,在我们要求孩子们对我们表示诚实之前,我们必须先向他们表示诚实才行。如果孩子们知道父母也不是完美的话,他们就能得到很大的鼓励。(此外,你可以肯定,他们已经知道这个事实了。)当你能够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弱点时,你就是在向孩子们树立一种诚实和谦卑的好榜样。你的孩子们将会因此而更爱你! 正如任何一种坦诚的沟通一样,在谈话时,我们真的无法过于强调做一个良好的聆听者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能够聆听的父母,在他们的孩子向他们表示出丧失了一个好朋友的感受、或说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恐惧时,他们是不会忙于读报、或沏茶的。身为父母,我们能够给孩子们的最大礼物就是∶我们确实对他们本人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诚挚地感到有兴趣;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尽可能地向他们表示:我们可以用不分心和不打岔的态度去聆听他们所讲的话。 如果你能专心地聆听的话,你就等于是在告诉你的孩子∶“我想理解和帮助你。我认为,你是值得让我聆听的。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充满了信心。你总是可以与我交谈的,因为我爱你!” * 你要询问。(你不应该只让孩子们来做好发问的人。)当你与孩子们、或与任何人进行真挚的交谈的时候,如果你能询问的话,你就可帮助他们吐露更多的心声,而且还能表示出你对他们的关心和兴趣。让他们倾吐吧! 如果他们向你提出任何问题的话,你要小心,不要去装扮成哲学家、或者你根本就不是的人物。请你保持单纯吧!请你不要提出任何连你自己都不想接受的建议。 你要学习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法来为他们提出建议和答案。让他们认为,在这当中,至少也有一部分是他们自己的主意;这样一来,他们就比较容易做好。例如∶“你觉得我们需要有所改变,我很喜欢你的说法。让我们来试试你的主意吧!”,或者,“我们来尝试一下这个主意,你觉得好不好?”,或者,“难道你不认为我们若是去这样做的话会更好一点吗?” * 当问题出了差错的时候,请不要马上就下定论。对于每一件事情来说,至少会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假如你能听取事情发生的全部经过和它的缘由的话,你就会得到很大的帮助。我们大部分人都曾犯过下结论太快、或冲动行事的严重错误,其结果会使一个孩子受到不公平的指责和深深的伤害。比如,有一个母亲在听到了房间里传来的“砰”的声响之后,就急忙跑了进去,结果她竟发现:她的小女儿正站在一个摔碎了的花瓶旁边泪流满面;这时,她若马上就不加询问地责怪女儿的话,就会使孩子受到严重的伤害。但是,她若能首先询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那么,孩子也许就会向她解释说:当小猫跳上桌子的时候,她曾试着把它赶走,但小猫却撞倒了那只花瓶!这并不是她的错啊! 我们也应该宽恕自己的孩子们。我们要对他们尽可能地公平和存有怜悯心。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以苛刻、急躁的方式来给他们定罪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对我们失去信赖和信心了;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害怕向父母倾吐心事和承认自己的过错、以及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向父母求援。 ![]() 无条件的承诺 要向子女表达温暖和爱的支持,最佳办法之一就是,向他们作无条件的承诺,要爱他们到底。这样的委身之爱所表达的是,「无论发生什么事,今天和未来,你对我都非常重要。」 我的家人天天都不会忘记我对他们的承诺。因为我们家入口就挂了一块我自己做的饰板,上面写着:「给诺玛、凯芮、葛瑞格和麦可,我在此证终生献身于你们。」 诺玛和我常常跟孩子说,我们爱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做什么,我们对他们的承诺总是一生之久。在他们结婚以后,我们仍然会坚定不移的爱他们。不管他们嫁娶的对象是谁,我们坚定不止息的爱永远长存。不论他们的婚姻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不止息的爱他们,也会以这样的爱对待他们的配偶和子女。我们告诉他们,他们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们讲话。要是有了麻烦,我们会立刻给他们帮助。虽然这不表示,他们闯了祸我们也一定会保他们出来,因为这并不见得对他们最好。 有计划的时间安排 安排与家人相处的特定时间。最好是每天都有。 活动本身并不重要,但是它必须是亲子都享受的事。最深入的关系往往能在最简单的活动里开发出来。我们一家人常常去露营。 让孩子知道,他们随时可以找我们,有时候,我正在看报纸或电视的特别节目,甚至正准备出门参加会议,孩子可能偏偏就在这时候来找我,「爸爸,你有空吗?」。这时我们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言语。如果我们说,「现在不行,我正在忙。」他们就会观察我们当时做的事,并且拿自己的重要性来跟它比。我们通常会说,「现在不是谈话的好时间,但是我在三十分钟之内,会有时间专心听你讲话。」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把手上正在做的事暂时摆下,因为孩子终归是更重要的。 男人必须评做他工作的理由。孩子们更需要跟爸爸在一起的时间,而不是去了解爸爸为了要给他们东西吃或是上大学,而总是在外工作。 我常常问我内人,她觉得我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够不够,也会拿同样的问题来问孩子,仔细聆听他们怎么说。 子女需要温柔地对待。严厉愤怒的教训,向子女传达的是,他们本身价值低微,甚至没有价值。青少年最常在潜意识里作成的结论就是,「要是我对人还有任何价值,他们就不会这样待我了。」 有意义的触摸 有一些研究指出,皮肤,这个我们身体上最大的器官,天生就是有被触摸的需要。生理学家主张,皮肤上的神经末端和大脑里的某些重要腺体连接。这些腺体能调节身体的成长和其它重要功能。研究指出,有些孩子因为缺乏触摸的缘故,成长会受到阻碍。 触摸还能向孩童表达他们的价值。每当我把手轻柔地放在孩子的肩上,我就是向他们传达,「你对我很重要,我要花时间跟你在一起。」另一方面,把子女推开或是用手打他们,表达的则是拒绝。拒绝碰触子女是在向他们传达,他们是「碰不得」的。 Excerpted from the book "Keys to Your Child's Heart," by Gary Smalley ![]() 封闭之灵 导致家庭失和最普遍的因素,就是我所谓的封闭之灵。 为了解灵、魂、体三者的共同运作,我们不妨看看自然界的一个例子。我小时候,很喜欢观察加州海岸边的海葵。在岩间潮水形成的小塘中,常常见得到牠们的踪影。这些海葵直径大约四至五吋,看起来很像带有柔软波浪触须的彩色花朵。但是,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候,我拿一支棍子戳牠们,这些海葵就会立刻收回敏感的触须,把自己包起来,像个贝壳。这就像一朵很漂亮的花儿把自己合了起来,它就可以得到保护,避免更多的伤害。 发生在海葵身上的事,正足以说明一个人受到侵犯时的状况。海葵的触须就像是人的灵。海葵本来是完全开放且易受伤害的,但是当棍子碰到牠,牠就立刻把自己关闭起来。同样地,一个人受到侵犯,也会把自己关闭起来。 封闭之灵的表现 孩子的灵关闭有很多迹象。你要他做什么,他可能会有意见、不肯去做,甚至会唱反调,拒绝一切你喜欢的东西!他也可能会退缩,通常对你的关爱不太有响应。 这些全是封闭之灵的征兆。如果我们能够辨识,并且协助这些孩子重新将灵开启,常常就能处理它们。 我们现在不妨回过头来,更仔细地审视这种打开封闭心灵的方法。 心思要柔细 温柔可以化解怒气。当我们要让人的灵敞开时,我们的肢体语言、肌肉、脸部表情和声调都得轻柔温和。这样做我们是对被我们得罪的人传达几件事: 我们是在说: a. 他很有价值、很重要。我们以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这个重要性。我们要慢慢地移近他,可能头要低下来,而且表现因伤害他而感到很难过。 b. 我们不希望见到他的灵关闭;我们很在意他。 c. 我们知道有事情不对劲。我们以柔和表达自己知道得罪了人,并且愿意放慢脚步,以改正发生的错误。 d. 我们乐于倾听。他可以安心述说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不会生气或再伤害他。 承认过失 打开孩子心灵的第三步,就是承认我们的不对。例如,也许责打孩子的理由并没有错,但如果是在盛怒之下动手,那我也得承认自己的态度不对。 孩子通常比较重视自己的需要和欠缺,而不那么关心别人的福祉。这种自我意识或自我中心,会使他们受伤的可能性更为增加。等到日渐长大成熟,就会发现,别人不是那么容易伤害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对人有了更多了解。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智能能了解孩子的成熟程度。如果因为孩子不够成熟而伤到孩子,我们只要说,「我不该这样伤到你。」却不必再加上一句,「你因为不够成熟才会觉得受伤。」这只会把他伤得更严重。 孩子听到父母因犯了错而跟他认错,也明白父母真正了解他的感受时,就会有受重视的感觉。他理解到自己很重要,有时候,这就足以打开孩子的心灵了。 ![]() 对孩子大吼大叫和唠叨会变成一种习惯,而且效果奇差无比!你是否曾经对孩子大吼:「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了!」父母往往用愤怒来推动孩子,而不是用行动来推动他,这种方法不但累人,而且一点都不管用。 再来看一个例子,享利坐在地上玩游戏,妈妈一面看表一面说:「亨利,快九点了(其实还有半小时),把玩具收起来法洗澡。」这时亨利和妈妈都心知肚明,妈妈的意思不是叫他立刻去洗澡,她只是希望他开始想到要洗澡的事。如果亨利立刻去执行这个并不当真的命令,恐怕她会意外昏倒呢。 大约十分钟后,妈妈又说话了:「亨利,时间不早了,你明天还要上学。把玩具收起来,去洗澡!」她仍然不期待亨利会听她的话,他也知道这一点。她的意思其实是:「时间快到了,亨利。」亨利敷衍地移动一些玩具,把一、两个盒子堆起来,表示他听见了。然后他又自顾自地玩了几分钟。 六分钟后,妈妈又发号施令了,这一次语气更强烈:「亨利,你给我听着,我叫你起来,我说话算话!」对亨利而言,这表示他得把玩具收起来,然后慢吞吞地走向浴室。如果妈妈快地追过来,他就得火速执行这项任务。可是妈妈在进行最后一个例行步骤之前,如果稍有分心,或者电话刚好响了,亨利就可以再享受几分钟的自由。 你看,亨利和他母亲在玩一个熟悉的游戏,两个人都知道游戏规则是什么,也受彼此影响而扮演不同的角色,从头到尾都按照已经设计好的脚本来进行。事实上,这出戏一再重复上演。每次妈妈要亨利做他不想做的事,她就会采取这种假生气的渐进式步骤。一开始是心平气和,最后则是火冒三丈、语出威胁。但在妈妈脾气爆发以前,亨利不必有所行动。 这个游戏实在太愚蠢了,因为妈妈对亨利的威胁没有实质的效果,她从头到尾都得半生气才行。她跟孩子的关系已经受到扭曲,每天晚上都非气得头痛不可。她根本不能期待亨利会马上听话,因为她至少要花五分钟才能装出生气的样子来。 有很多方法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有些方法会给孩子带来一点疼痛,有些则是带来奖赏。 我知道有些读者会加以反驳,认为这是刻意事先算计对一个小孩子予以责罚,这种行为太严厉并且缺乏爱心。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当孩子发现父母所说的话不具威胁性时,他就不会再听了。他只会对那些情绪激动的话有反应,也就是父母大吼大叫时。孩子的叛逆反应令父母生气,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但这种口头斥喝最大的坏处是,最后往往还是得诉诸体罚,而且会过于严厉,因为大人已经气得失去控制。结果父母不但无法用心平气和又合理的方式来管教,反倒弄得又生气又沮丧,狠狠处罚反抗的孩子。 绝对不要低估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其实知道自己是否违反了规定。很多孩子早就研究过如何违抗大人的权威-他们事先就想好某种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如果太冒险,公理将得以伸张,他们就会选择比较安全的方式。许多的家庭可以证明这一点,孩子把父母其中一个逼迫到忍耐的极限,但对另一个则扮演甜蜜的小天使。妈妈难过地说:「瑞克总是乖乖听爸爸的话,但老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瑞克一点都不笨,他知道触怒妈妈比触怒爸爸安全。 最后针对这一点做个总结。父母必须了解。最成功的控制方法就是让孩子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喋喋不休的唠叨和空洞的威胁推不动孩子。「杰克,你为什么不改过自新呢?儿子,我到底要拿你怎么办?拜托,我好象老是得生气的气。我不明白你为么不能听话?你可不可以乖乖听话一次?」一再的唠叨不停。 杰克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忍受这般的喋喋不休。幸运的是,他已练就一个本事,可以只听要听的,而把其它的话自动过滤掉。就好象一个住在铁路旁的人,到最后可以对火车轰隆而过的响声浑然不觉,杰克已经学佰不理会他环境中那些无意义的噪音。但如果明知有好处,杰克(和他这类的孩子)就会合作。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