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并不是表达爱和赢得孩子们信赖的唯一方式。还有许多其他方式。比如,凝视他们的眼睛,用眼睛来表达你的爱。不要用指责与受到了伤害的眼光来看他们,探知他们是否内疚或犯了错;而是要用充满爱、理解和鼓励的眼光来看着他们。还可以让他们从你的声音中听出你爱他们,理解他们。实际上,重要的不是你跟他们交流多少,而是你有没有跟他们进行交流。努力每天通过一个眼神,一个触摸,一句鼓励的话与他们进行交流。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打造,那时,你们的关系就会打造得越来越坚实、亲密!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年纪的孩子感觉很不安全,象是在苦海中飘摇,在寻找指引的亮光,作他们的灯塔吧! 他们能够指望你! 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你在指导和纠正时,有时必须制定一些规范,并坚定执行;但是随着他们的成长,你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将会减少。你的角色将从父母转变为朋友——不是那种“一切都听之任之”的朋友,而是那种因为爱而对他们诚实的朋友;是他们可以指望的人,是不做审判官,而愿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是他们可以依靠的人,而不是他们需要向之回避、掩饰自己生活的那种人。 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确可以指望你。要努力在小事上忠诚,小事会不断地使他们增强对你的信心,并最终相信你确实是你应该作的那种人。你要是曾犯过错误,发过脾气,曾对他们太过分,把他们吓跑了,或把他们逼进了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那么你就应该向他们道歉。向他们解释你渴望改变和改善。 假如你谦卑下来,表现出晓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弱点,并需要帮助的话,孩子们即使不表现出来,他们也会看到你说出了心里话,看到你信任他们,愿意把敏感的生活告诉他们,而这会让他们觉得受到了鼓励。他们确实需要你的帮助,他们也渴望你的帮助,但他们想在他们的时间和以他们的方式来得到这种帮助。当然,当他们遇到麻烦时,你知道了,你就应该介入。直接去找他们,解释一下你对情况的看法。 除了交流之外的方式 你的孩子要是不回应你对交流所作出的努力,有可能只是因为他(或她)做不到跟你面对面地交谈,尤其是假如你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或情感,他们就会担心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假如真是这样,你就应该鼓励他给你写便条,或把他的想法录在磁带上或口述录音机上,让你去听。这种方式既可以使你“听”到他的想法,又可以使他不必直接面对你的第一反应。你会有时间去思考,他也会有时间去思考,而你们又可以在更冷静的时候进行交流。假如你喜欢,你也可以用便条的方式回答他。 引导而不是侵犯 年轻人在很多事情上没有把握,因此,他们有时会充满妒忌地守卫自己的“生活之土”不受侵犯。他们不能确定哪些是杂草,哪些是好苗,可他们能确定的是:他们不想让你践踏他们的生活,拔去你所认为的杂草。他们希望自己来做决定。他们或许愿意你指导他们,但是他们常常不希望你老是入侵他们的生活。 爱,无视沉默 作父母的,不应该因孩子的沉默而气馁。要一心努力与孩子进行交流。向他们表示出一些爱抚—— 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下触摸或轻轻地拍打,一个亲切的表情。让他们知道你随时准备帮助他们,你关心他们,一切都安好,你在听着,你在守护着他们。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更安全,哪怕他们表面上不承认这一点,或没有表现出来。有时,他们只是不想向你显示出自己太多的弱点,因为他们知道,那将显示出你是父母,他们又回到了作子女的角色。 在青少年孩子走向自立时,要爱他们,鼓励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给他们信心。 青春期是一个感情激烈的时期,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不被卷进他们的情绪风暴中。当他们闹情绪时,都要尽力保持冷静,寻找与他们合作的途径,而不能与他们针锋相对。 珍惜共同的时光 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青少年正在成长,他们或许很快就要自力更生了。因此,你们在一起的时光是非常珍贵的,它应该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让你们回首和珍藏。不要在小事上纠缠,它们并不重要。对某些事情,即使你认为加以争辩确实很重要,也不要去争!先努力去爱他们,哪怕正处在风暴中,也要向他们展示出爱。爱永不失败!你或许非常生气,但他们可能还会担忧和困惑呢。 争辩没有用!期望会落空。发号施令会失效。但是爱永不失效。要努力平息你的怒气。不要太拘于你的方式,也不要消极地待人处事,只让他们记得你无尽的爱。假如他们确信你爱他们,这就有了解决问题的良好基础。保持开放、平易近人,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与你交流。 往后站!让他们喘口气! 通过改变你自己,来给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以惊喜——改变你的生活、态度、以及你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各种有趣的差异给他们以惊喜。年轻人希望以父母为骄傲,他们希望觉得自己的父母很酷。不过,他们还希望能在你身上找到温暖、支持和理解,希望你会随时准备去帮助他们,为他们祷告,站在他们身旁——不是象一条憋人的毛毯,而是象一把保护的雨伞。 假如你是那种喜欢控制一切的父母,喜欢把他们的铅笔夺过来,告诉他们你怎么做,那么你就应该放弃这种直接管理他们生活的欲望。往后站!让他们喘口气!他们晓得你相信什么。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告诉他们得够多了。现在你若提高声音,朝他们大吼,强迫他们,或苛刻、挑剔、消极地对待他们,或预期最坏的事会发生,并以那样的态度来说话,这就是最坏的做法,也必有最坏的后果。他们只会对你听而不闻。 他们的生命是珍贵的,并不属于你,而是属于他们。总有一天你必须往后站,让他们自己支配自己的生命。让他们自己来划动自己的小船。让他们自己来学习如何驾驶生命的车辆。而你只是在他们学习时,等着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不要急着想从他们那里夺过方向盘,现在这样做已经是太迟了。他们在成长,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都将会自立。退出主宰他们的角色的确很难,可你必须这样做。不过,也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变得消极、无动于衷,他们会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往后站,变为一个朋友、支持者、啦啦队队长、热情的拥护者、爱慕者、一个对他们有信心的人、一个即使他们没达到自己的或你的期望、仍无条件地爱着他们的人。 表达积极的期望 很不幸,年轻人所做的常常正好是你负面的期望。因此最好还是收起你的失望,表现出积极的期望来。积极的期望会促使他们朝好的方面努力,一旦做错了,他们也会知错,因为他们不想让你失望,或对他们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假如他们感觉到你的猜疑、谴责和臆想,他们或许就真想去那样做了。(简单地说,如果有人把你看成一个坏人,你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坏人;但是如果有人信任你,把你看成一个好人,你也会很容易就成为一个好人。) 把错误当作垫脚石 谁都会犯错误。作父母的既然也犯错,就不能期望养出圣人来。要让孩子们知道你也犯错,你也需要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年轻人会犯许多错误,他们也会为此感到沮丧,因此不要雪上加霜。尽力帮他们振作起来,为能够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学到这么有价值的功课而高兴。从每一件事情中看到好的一面,并帮助他们寻找好的一面。假如你在所有事情中都去看好的一面,包括从他们身上,那么,他们也会从你的身上看到许多好的方面。 让他们去摇自己的生命之船,而你则去呐喊助威 对他们的长处,要努力去帮助和鼓励,但不要施加太大的压力。你或许希望他们能接受某种教育或特别的训练,希望他们能够得到你没能得到的。但你迟早都需要放弃这些念头,去看看他们希望做什么,他们能够做什么。施加压力会被看作无视他们的愿望和权利。你的想法或许最适合他们,正是他们最具天赋的那一方面;不过,他们想自己选择要发展哪一方面的天赋,可以那样做给他们一份内在的快乐,并是他们长大过程的一部分。 自己不改变,改变孩子们就很难了,似乎不可能打破隔膜。他们太了解自己的父母了,并严加防范,使自己免受管教。但是当你以一个朋友身份出现时,他们就不会那么向你封闭了。假如你能爱他们,关心他们,把他们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小孩子来看的话,就实现了他们的愿望。那种尊重、赏识、支持与理解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在他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正是这些因素帮助他们感觉更安全。 Photo courtesy of Swanky/Flickr.com
0 Comments
乔伊斯• 苏亭
我在纽约北部靠近快乐山附近的一个养羊农场长大。我八岁的时候,从学做家务中变得勤奋起来。作为家中最小的,常常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因此,我会得到最轻松的工作。可是,现在我的哥哥姐姐离开了农场,忙于其它的事情,因此更多的担子落到了我的身上。每当爸爸让我做一些我没做过的事情时,我真的感到自己长大了。很想炫耀一下,我多有责任感! 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春天,在暴风雪中,小羊羔出生了。爸爸把刚出生的小羊羔放到一起,并把那些柔弱的小羊羔放到厨房靠近煤炉的纸箱里。小羊羔蜷缩在干草中睡觉,并活过了前几个夜晚。爸爸早早起来用婴儿的奶瓶喂小羊羔羊奶。前几天,我很想帮忙。我很喜欢那种触摸刚出生小羊羔身上绒毛的感觉,那炭灰色的绒毛,柔软而又让人感到温暖。 我也爱听小羊羔的咩咩叫声,还有他们从我手里的奶瓶中急切吃奶的情形。我喜欢长大的感觉,并且能够帮助别人。 爸爸很高兴,也越来越信任我帮忙了---不用提醒就会喂小羊羔。他看到我愿意学习,并认为那是我跨越童年时代的标志。我已长大,而不是需要家人照顾的小孩子了。 当小羊羔长得越来越结实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暖和了。爸爸把小羊羔一个个放回到羊圈,让他们和母羊呆在一起。除一只小羊羔外,其它的都发育良好。只因母羊在暴风雪中死了,所以,爸爸需要给这只小羊羔找一个新妈妈。但重要的是,小羊羔要长的结实一点儿才行。他的腿柔弱无力,很难支撑它的身体。当爸爸抬起小羊羔,试着让它站立时,他就会一屁股坐在干草上。在它能够适应羊圈里的冷空气前,还有,别的母羊能接纳它之前,它需要在屋里多呆一段时间,也需要用奶瓶多喂它一些奶。 爸爸让我在上学之前喂小羊羔,因他早上六点钟上班。可是,我昨晚熬夜读书,现在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穿衣服,赶校车。在我想起喂羊时,大约是十点左右上数学课了。 放学后,我从公共汽车站跑回了家,看见爸爸正在煤炉旁边扫地。他抬头看见我,问:“乔伊斯, 你记得今天早上喂羊了吗?” 我低着头,犹豫着答到:“没有,爸爸。对不起,我忘了。“奥,亲爱的,我也很难过,可是小羊死了。”他柔和地回答。 “ 爸爸,真的对不起!”说时,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他双手轻拂着我的肩膀,说:“这只小羊死了,难过不会再让它活过来。还有其它的羊,还有其它的机会可以弥补。但是要知道,后悔不一定解决问题。当我们疏忽职责时,当我们忘记去做重要的事情时,有时机会只有一次。我们可以难过,但难过不会让羊再活过来。 ” 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很难学的功课。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种感觉。它教导我去关注生活中后悔不能弥补的事情,尤其是, 那些会影响别人快乐,健康的事情。苛刻,冷酷的话一旦说出,便无法收回。因为自私,欠缺考虑的时刻将无法改变。一句本该说出的和蔼的话,可以稍后再说,却没有在那个本该会起到良好效果的恰当时刻说出。 我们只有一次今天,只有一次机会做正确的事情。我们永不会完美,但如果我们不断的提醒自己:我们对他人有责任,并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做富有爱心的事情。那么,“后悔不能弥补”的事情就会很少发生。 我的大儿子克里斯13岁了,我发现,现在我要改变一下与他交流的方式。早几年他还是个孩子。可突然之间,他竟比我还高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他两岁时老是动个不停、东摸西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我猜想,我跟大多数父母一样,一直倾向于认为,我本能地知道什么对我的孩子最好,并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采取相应的行动。克里斯小的时候,这很有效,可现在他大了,他想自己多做决定。我还发现,我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让他更多参与决策过程——少待他像孩子,多待他像队友。 事情出现时,我更需要化时间去倾听他的想法,去理解他的观点与需求,并向他解释我的看法与需求。然后,我们会一道尽力寻找对我们双方及其他各方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当我的旧习惯又冒出来,不体谅他,而是想告诉他该怎么做时,他会觉得受到了压制,就不积极介入,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而我也得不到他的完全合作。可当我记得去征求他的意见,而不是下命令时,事情就会很顺利,他会进一步学习怎样做出明智、负责和充满爱心的决定,而我们之间的爱与相互尊重的纽带也会得以加强。 *** 从童年时期进入成人期,这一转变会像是走钢丝,青少年需要有父母或其他有力的行为榜样在身边,在他们行走的时候,帮助他们找到落脚点和走稳。 我的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我先努力引导他们做决定,然后,再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他们经常想让我或他们的妈妈代他们决定,因为事情若是出错,这样,他们就不用承担责任,可我会对他们说:“别问我,你们知道是非标准。你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做?”事后,他们常常很高兴我们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因为他们知道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这也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信任和尊重,而对他们这个年龄来说,信任和尊重又是非常重要的。—戴伟格 雅莉安娜 我三岁的儿子安东尼聪明又活泼,他很喜欢学习新事物。不久以前,他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闪电。他对暴风雨和有时被闪电击中而着火的房屋等事情,总是说个没完没了。当他开始用微笑摩比人组合式积木和乐高积木,组合出不同的场景来演出那些情况时,我便教导他有关富兰克林如何发明避雷针,来避免这样的灾难,好将他的思想和精力,导向积极正面的方向。 几个月后,安东尼晚餐吃到一半时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地看着我,述说现在有些动物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或栖息地,而处于濒危状态。我好奇地想知道,他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于是就问他,为什么有些动物没地方住。 他解释说,人们因为要造房子、修公路,所以砍倒了树木,像无尾熊之类的动物就没地方可去了。当然,他说得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看得出,他大体上明白这一点,而且也是真的在担忧动物们会失去它们自然界的栖息地。他专注于这个主题几个星期之后,又开始了下一个奇妙的发现,我记得,新的主题是有关传统的五种感官。 和儿子谈论有关富兰克林、濒危物种和五种感官之际,我领悟到熏陶年幼的孩子是多么容易,因此教导他们作明智而负责任的决定,又是何等重要。孩子们很乐于为改善世界而尽自己一份力,而我们可以在他们很年幼时,就对他们灌输爱护和尊重环境的观念。 现在,安东尼很热衷于垃圾分类,他会把可回收的垃圾放在适当的垃圾桶里,又为植物浇水和照顾花园。他知道如果可行的话,走路比开车更好,因为既可省钱又不污染环境;而且当我们要离开一个房间时,他比我更记得要关灯。 虽然刚开始,我要花时间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他们解释这些概念,同时又不要让他们感到担忧或不开心,但这么做是值得的。看到自己年幼的孩子会花心思和功夫去照料他四周的环境,而不会破坏它,或视之为理所当然而不爱惜它,这让我感到十分喜悦。 订立安全使用网络的准则
订立网络使用准则的最终目标,不是在制订无数规定,而是在教导你的孩子为自己做认真负责的选择,那能在他们成长多一点时防卫他们。 你有的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教导你的孩子做正确选择的价值。你的孩子需要明白为什么某些事情是对或错的,然后从而学习做选择。他们选择进入正确网页的动机,应该是因为他们清楚明白什么是对及安全的,及什么是危险及会损害心智发展的。 你一定要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因为网络是今日世界及科技的一部分,那是不会改变的。深悉网络及其用途,可以准备你的孩子们,在这个科技时代,当他们必须使用计算机时善用它。 才起步的家长之准备要诀 * 尽可能将计算机安置在容易监督他们上网的地方。你可能要限制计算机连接网络的时间,所以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不是都在上网。 * 当你的少年孩子上网时,要教导他们这样做该有目的,所以他们不会被大量信息及诱惑分心。孩子们一定要了解,网络不是一个条理分明、精准及安全的环境。因特网是众多的计算机网络链接在一起,让我们可以随时获得广泛的信息。有时候那些信息是好而有助的,但有时候不是,有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或是虚假错误的信息。 * 你可能要将几个声名不错的教育性网站或网络百科全书,加入“我的最爱”里,然后只进入那些网站寻找需要的信息,而不是采用搜索引擎。身为父母的你,可以为孩子们花时间这么做,并将这些网页加入“我的最爱”。你也可以将娱乐、个人爱好或有兴趣的网页,加入“我的最爱”里。 * 当孩子们较成长时,教导他们如何有效益地使用网络时间。任何人都很容易开始浏览大量的信息、写电子邮件、聊天或是搜寻个人喜欢的信息,结果时间就这样飞逝了。在这个科技时代,教导你的孩子们(还有自我约束)明智的使用上网时间,是很重要的。若你可以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教导他们这些原则,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会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 不良的内容 在网上浏览的一个危险就是,你或孩子可能会进入有不良内容的网站,或被指引到有不良内容的网站去。 辨别危险 根据调查显示,90%8-16岁的孩子,在浏览时曾见过不良的材料图片。什么样的浏览会有这些结果?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出,孩子们经常会因为以下的活动,而看到这些不当的照片: * 浏览时 * 拼错网址 * 登入网页连结 防护措施 * 有效益的措施,可以降低孩子意外看到这类材料的可能性,例如,教导孩子有效益的搜寻方法、进入网站方式,还有处理邮件的技能。 * 孩子们及青少年们在接触到不良网页时,应知道要尽快做出反应,来降低危险。(例如重新开始浏览器。)帮助他们培养一种道德立场,所以当他们接触到不良网页时,就不看它,然后继续去做他们该做的活动。 * 在你使用的搜索引擎里设定检索喜好,来执行“安全搜寻”,这样可以多少保护你不会无意进入不良网页。 * 向你的孩子解释,当他们搜寻数据时,要使用完全适当的词汇,要不然搜寻结果可能会导致他们进入不良网页。为了要避免这种情形,他们应该小心阅读网站的描述,若他们完全确定那个网站没问题的话,再登入它的连结。若他们不确定,他们不应登入,或寻求父母的指引。 处理不良的后果 当你的青少年成长到某个阶段时,不管是在在线、杂志上或电视上等等,他们一定会接触到不良的材料。那不是假设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会发生的问题。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要反应过度。你应将这类的事当成讨论问题的机会,教导孩子们道德观念,及你为什么要设立防护措施,来防止他们接触不良读物的原因。 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年纪,来向他们解释事情、提供建议及指引。如果你觉得不便和孩子或青少年们谈论这些问题,那么在线也有一些信息,或你可经由其他方式(书籍、专家),来指引他们该如何去做。 最近,我听斯蒂芬·格莱恩讲过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位在医学方面曾作出二、三个非常重要突破的著名科学家。有一次,一位报社记者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人更有创造力。是什么使得他那样与众不同? 他回答道,他本人觉得,这全都离不开他两岁时所经历的一件事: 有一天,他想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由于瓶子太滑,没能拿稳,掉在了地上,牛奶便一下子全都倒在了厨房的地板上——简直象个牛奶湖! 他的妈妈看到这个情形,并没有朝他大喊大叫,训他一顿,也没有惩罚他,反倒说:“哈,罗伯特,瞧你制造了一个多么大、多么美妙的乱子!我还几乎从没看见过这么大一片牛奶呢。好吧,牛奶既然已经倒了,趁我们还没清理干净,你愿不愿意到牛奶里玩一会儿?” 他确实到牛奶里去玩了。几分钟过后,妈妈说:“你知道吗,罗伯特,不管什么时候,你把事情搞砸了,就象现在这个样子,最后,你都必须把它清理干净,把一切都重新摆好。现在,你愿意怎么清理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抹布。你想用哪一样?”他选择了海绵,于是他们就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净。清理完了,妈妈又说:“你知道,刚才我们没实验成功,应该怎样用两只小手去拿稳那么一大瓶牛奶。现在,走,咱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一种拿稳它的办法。”小男孩终于发现,假如他用双手握住瓶嘴下面的那个部位的话,他就可以拿稳,不致使瓶子掉下去了。多么好的一堂课啊! 这位著名的科学家然后又说,正是那一次,他明白了他不必担心犯错误。相反,正是在错误中他才有新的发现,而这正是科学实验的目的。即使实验“没成功”,我们也总是能够从中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 假如天下的父母都能象罗伯特的妈妈对待罗伯特那样,难道不更好吗? ——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 (摘自“心灵鸡汤”的第二辑) 教养孩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也没有捷径可走。在不同的年龄和阶段,孩子们所经历跌宕起伏的情绪,会为父母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教导我的孩子处理负面的情绪时,我发现以下几种方法颇有帮助。
在孩子年幼时,就鼓励他们正面的性格特质,例如仁爱、感恩、诚实和无私,这会帮助他们在日后面对困难情形时做好准备。 阅读或观赏能鼓励孩子们怀有积极态度及寻找解决办法的经典作品——如《快乐小天使》(Pollyanna)和《海蒂》(Heidi)之类的影片,以快乐、难忘的方式灌输孩子这些重要的生活教育课题。 平时就跟孩子做好朋友。这样,当问题出现时,就更容易与他们沟通,一起来讨论和寻求解决办法。 让年龄大的孩子明白,让消极情绪支配他们,对他们毫无效益。对他们讲道理、并多鼓励他们,适当时不妨再加上一点幽默感。 当我注意到孩子们出现消极情绪时,我会首先自问,这是不是在折射我的所作所为?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从这个角度着手,一起讨论,并同意共同努力来克服它。譬如说,我通常会容易紧张,以及受它带来的消极情绪所影响,但通过解释与说明,帮助我们避免会导致问题的情形发生。他们现在都知道,当他们晚上睡觉的时间太晚,或不收拾自己的房间时,会触发我的消极反应,所以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们就会给予更多配合。 在孩子们因遇到问题挫折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我和先生试着不要当下立刻提供解决方法,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与他们玩一些解决问题的游戏,也很有帮助。 大多数负面情形,都有其正面的一面。当孩子们因某件事而灰心或变得消极时,尽量把他们的想法引导到积极的方向。再次要强调的是,他们若能自己得到这些结论,往往会比你为他们提供答案更为有效。 一句很有名的中国谚语说道:“授人以鱼,当日满足。授人以渔,一生受用。” 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句谚语,去教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你可能会发现,开始教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如果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及做出明智的选择,他们便能获得长期的益处。 如果父母亲让孩子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那父母亲时常会发现,孩子们是那么有能力及机智,并因此感到惊讶。所有孩子在生命过程当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那都只是成长的一部份。经由处理这些问题,他们才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是成功生命不可或缺的本质。孩子们有令人难以置信及许多未利用的潜能,能为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花时间帮助孩子们,培养出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明智的作法。 教导孩子们如何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值得让他们从小就学习的重要技能,因为那份技能够在未来大大的帮助他们。 然而,父母亲都有一个倾向,那就是太快去解决问题,或是太容易提供答案。如果你尝试去解决你孩子们所有的问题,你就会阻碍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除非你需要这么做,否则不要帮他们解决问题。你只要帮助孩子找出答案。这么做能显示出,你对孩子们能有效解决问题的信心。 一开始你需要带领你的孩子们去解决每一个问题。这么做也许比你帮他们解决问题,或是告诉他们答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是如果你为你的孩子解决问题,你就是在夺取他们一个学习的宝贵机会。虽然学习的过程很缓慢,但那是孩子发展及成长的一部份。 小莎拉跟她的朋友借了洋娃娃玩,但在玩的时候,她不小心将娃娃的衣服撕破了。 “妈妈,我撕破了娃娃的衣服!”莎拉哭泣的说着。 “不要担心,莎拉,我晚上会将它缝好,你晚一点就可以还给玛利沙了。” 妈妈解决了问题,而莎拉也很快乐。但莎拉从这个事件里学到了什么呢?那就是“如果我有问题,问妈妈就行了。她会解决的。”所以下一次有事情发生时,她又会马上找妈妈解决问题。 以下是在洋装被撕破之后,如何将这个情景当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 “妈妈,我把玛利沙娃娃的衣服撕破了!” “哎呀!没错,破的蛮大的。嗯,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嗯,我不知道。跟玛利沙说对不起?” “嗯,这么做是对的。但如果她拿回一个穿破衣服的娃娃,你觉得她会有什么感受呢?” “她可能会觉得很难过。” “我们可以怎样弥补这个错误呢?” “也许我们可以修补它?我们可以缝补衣服吗?” “很棒的解决方式!那今天晚上我们一起逢补娃娃的衣服,好吗?” “好!” 妈妈教导了莎拉如何找出问题的答案。因为莎拉和妈妈一起缝衣服,所以她也参与给予答案。下次当莎拉遇到问题的时候,她可能还会去找妈妈的帮忙,但她将会知道这个问题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她知道她可以而且应该帮忙找出答案。当莎拉每天借机练习如何去解决问题时,她就会自己逐渐找出答案,及学到生命里一个很宝贵的技能。 不是生命里所有的问题都很容易解决的,你需要帮助你的孩子们在遇到大问题的时候了解到这一点。但如果你能每天都花时间激发他们使用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他们在年纪大一点的时候,就会有更多能力去解决生命里较为艰难的问题。 教导你的孩子们自己去找出他们问题的答案,这么做是在教导他们一个很可贵的技能,可让他们一辈子都受益。 我想,我以前不该说那么多“真抱歉”,它好像给我的孩子留下了错误的印象。比如,多年前,我五岁的孩子骑车摔倒时,我对他说:“哦,真抱歉”。其实,我曾特别叮嘱他不可以在斜坡上骑那辆最近才有的二手车,要先让爸爸检查自行车的车闸和教他怎么用之后才可以,可他就是不听。结果,车闸没问题,而是他惊慌失措起来。他先是冲下小山,钻进了玉米地,后来又弹了出来,摔倒在路上。被发现时,他人事不省,下巴磕在沥青路面上,需要缝针。我到了事故现场,我说真抱歉。
我当然感到抱歉。我很后悔没对他盯得紧一点。当我们急匆匆地把他送进医院时,我能感觉到他的疼痛。每次看到留下的那个伤疤,我就感到难过。可是,不知怎么的,我的“抱歉”竟造成了误解。 几个星期前,我们谈起了多年前发生的这起意外,他仍认为那多少是我的错。他已不记得那些明确的警告,也不记得自己不听话,只记得我说真抱歉,他当时理解为,过错在我,而不是他。 我们很容易养成“抱歉”的习惯,它甚至会成为一种模式,让青少年孩子把自己不当选择的后果全都怪罪到父母头上。而事实上,做父母要是一直教育孩子去做明智而负责的决定,当事故发生或事情出了差错时,一般都是错在孩子没有听从父母。 我很抱歉儿子没听话。我很抱歉他受了伤。我也很抱歉自己允许这样的误解发生。我为自己的“抱歉”感到抱歉。我应该说:“我很抱歉,你不听话。我很抱歉发生了这样的事,但我敢说你一定学到了一个很好的功课,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这个故事的圆满结局是,我得以向儿子澄清了误解,他现在成了青少年,面对的决定要比骑自行车大得多。他知道,他时刻需要我的帮助、爱和同情,但他也知道,他要对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December 2023
Links |